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案 > 正文

造句教案汇总60句

  • 2024-11-24 03:12
  • 编辑

造句教案

1、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教学过程

3、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4、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5、七、板书,知识构架

6、池子每天安闲地躺在泥土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河流背负着沉重的大船和木筏奔流不息、忙忙碌碌。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7、第一部分(1~6):写池子享受安逸清闲的生活,不理解河流为何那么忙碌。

8、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9、部首归类示例:

10、第三部分(9):写一年年过去,河流至今长流,池子已完全枯干。

11、让学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的道理。

12、重点难点

13、把本课与本单元学习的其他寓言进行对比,注意课文在形式上的特点。

14、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诗歌划分层次。

15、过程与方法

16、明确: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17、池子和河流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

18、贪安逸的池子,忙碌奉献的河流,你更赞同谁的观点呢?我想,大家还是更喜欢为人们做贡献的河流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学习浪费才能、贪享乐的池子,要做积极进取、创造价值的河流,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19、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0、验(应验)-脸(脸色)-险(危险)-捡(捡拾)

21、教学重点

22、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3、形近字对比示例:

24、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25、他讲的这个故事趣味性很强。

26、(3)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27、课时安排

28、涯(生涯)-崖(山崖)

29、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30、(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妇、滔”这些生字可以结合片,学习“涯、循、验”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与形近字的区别。

造句教案

31、你从这则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规律”指什么?

34、教学目标

35、小朋友们越来越听话啦

36、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37、教师点拨: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课文就运用了这种手法,以池子象征那些贪安逸的人,以河流象征那些积极进取的人。

38、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滔滔”“遵循”等生词的读音。

39、氵:滔(滔滔)-涯(生涯)-池(池塘)-流(河流)

40、明确:水要流动才能保持鲜活。

41、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42、教学难点

43、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44、(2)归类识字。

45、知识与能力

46、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47、明确:因为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年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给人们带来了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

48、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49、明确:池子代表那些贪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50、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51、六、练习,巩固提升

52、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53、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公园。

54、第二部分(7、8):写河流不顾自身安逸,为人们做贡献。

55、第四部分(10):点明主旨--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才能被懒惰支配就会一无所为。

56、明确: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泥土比喻成鸭绒垫,突出了泥土的柔软、舒适;一个“躺”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池子积聚在泥土上的情态,表达出池子安闲、惬意的心情。

57、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58、明确: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

59、循(遵循)-盾(盾牌)-遁(逃遁)

60、【字】禽【笔画】12【部首】人【结构】上下【组词】家禽禽兽【造句】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