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推荐206句
- 2024-11-18 10:03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2、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小人幽人,恶湿谨濡。——《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诫子书》三国时期诸葛亮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对学习的态度主要有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3、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律已非议,坐无恶声;自治无惰,身无垢名。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7、自律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它还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因为它可以促进公正、平等和和谐。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一、有教无类。
10、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
11、以下是一些描写自律的文言文短句:
12、自律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和习惯,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4、“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勉联》
15、以下是一些自律的文言文短句,希望能够激励您保持自律的态度和行为:
16、-“生活不总是按照你的意愿航行,但坚持是自律的航行。”-佚名
17、只有通过自我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18、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19、自律者,自我管理之道也。
20、自律之道,胜在言行;言行之道,胜在心静。
21、自律者,自强不息也。
22、慎独自治,心无恶习。
23、发音kèjǐfùlǐ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5、翻译: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6、-“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不倒。”-佚名
27、《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刘备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循理为乐,法度为道。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31、不辱君命:不做一个君子不该做的事;
32、翻译: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33、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34、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7、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行己有耻:自己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能够约束自己;
40、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41、原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2、可谓上矣:这样的人才是真君子。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这十句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及其翻译。适合用于“君子”的常考作文主题中。
45、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6、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7、以下是一些关于自律的名言和诗句:
48、自律者自强,自强者自立。
49、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50、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51、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52、【译文】
5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54、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55、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56、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57、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8、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59、详细解释:
60、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61、即孔子注重启发学生先自我思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与“思”结合起来。
6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64、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65、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66、勤于律己,心无贪念;宽以待人,身无恶习。
67、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68、翻译: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69、译文:正确审视自己才可以做好事情,严格要求自己才可以管理别人。
7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1、孔子的儒家思想可谓是博大精深,不愧为中国的思想教育家,他的主张至今仍然适用,学以至道,学以治世,在态度方面提倡虚心受教,谦卑博智,学行并重,他教导要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所以孔子对后世之人依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2、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73、翻译: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7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5、孔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教育方面,过去,学校都由官府开办,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办了“私学”,自己聚徒讲学,这样就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他提出了“有教无类”们口号,招收学生没有门第、等级的限制,所以他的学生既有贵族子弟也有居住在陋巷的平民,既有鲁国的也有别的国家的。
76、"做人做事先要做好自己"这句名言来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这句话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自律,意味着在追求成功和成就之前,我们必须先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77、律已要严,待人要宽。
78、使于四方:一生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使命;
79、译文:看前面的所有国与家,成功都是由于勤俭失败都是由于奢华。
80、孔子在教育门下弟子时,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要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篇》)即“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让其获得知识,又让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还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正如其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即“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它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说明孔子注意到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须一定的火候,须恰到好处的点拨。孔子对弟子是持一种民主平等,鼓励欣赏的态度。
8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健在的时候,子女不出远门;如果一定要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82、这十句是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及翻译。适用于“学习”的常考作文主题。
83、翻译: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84、这句名言提醒我们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以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
8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87、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8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8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90、自律是在追求自我幸福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行为的限制和引导,实现自我进步和提升的品质。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91、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92、在孔子看来,“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的怎么样呢?”这是孔子在进行自我反思。作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在学习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学到的知识今天都掌握了吗?第二,孔子拥有勤奋学习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即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典籍,并且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学方面,孔子也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教授学生知识。
93、翻译: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9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95、他开设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课程,还把礼节、音乐、射箭、驾车、写字、算数等“六艺”的技能教给学生。孔子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意思是:学习没有个满足,教导人也不知道疲倦。他鼓励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统一起来,认为只死读书本而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想来想去而不勤于学习就会走上斜路,那就更危险。
96、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9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9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99、学人者,自律也;律己者,成人也。
100、孔子提出了对待学习的谦逊态度,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101、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10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3、-“自律意味着在你不愿意做的时候,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埃尔伯特·哈伯德
104、自律者,自我提升之途径也。
10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6、这句话出自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的《孟子·尽心上》。原文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归心;寡助之至,天下不归。故君子多行善事,而莫大于乎己善。小人之行,必为世俗所非矣。虽有善行,而不加劝,犹为过矣。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彰。言入而色不入,势入而礼不入,精神内敛而外治,国家之典也。”
10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08、译文: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109、-“纵情向前追逐梦,沉默付出自律心。”-佚名
110、自律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111、-“自律是自由的基础。”-克里斯多夫·普雷斯科特
112、孔子的名言有:
113、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14、五、学思并重。
115、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关教育的思想至今仍被人称颂和传承。
116、自律者,自我掌控之能力也。
1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18、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19、三、全面教育。
120、自律是一种道德上的力量,它可以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2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2、以下是一些关于修身自律的古文:
1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2、人,应当像“人”字,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124、即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125、即对于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地接受知识。
126、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27、原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29、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30、孔子认为,不论是培养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掌握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以现在的话说叫做有学习需要才能有学习动机;必须使学生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深入思考,获得切实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为了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孔于反对注入式的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131、自律自治,扫除惰性;自我约束,克服恶习。
132、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3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34、四、因材施教。
135、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36、译文:君子要从一点一滴细微之处严格要求自己,却不会紧扣别人行为中的瑕疵不放手。
137、【原文】
13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39、即现在的“素质教育”。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全方位的来塑造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让其单方面发展。也不能只学习一技之长。
140、【评析】
141、在孔子看来,教育内容应广而全,不能约束在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学习各种内容。孔子说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学而》)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和德行。”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子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此六者谓之“六艺”。而对于品德的塑造,则孔子更是极为看重,他说“志于道,据于德。”即做人要立志于求道,要立足于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如果将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拿到当今来看,即为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六艺”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内容。
142、志不可满,心不可安。
143、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44、自律者,自我约束之良方也。
1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47、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论语·里仁》
148、翻译: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4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0、翻译:(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51、翻译: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52、《宋史·岳飞篇》南宋岳飞
15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54、翻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5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7、孔子办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属于开放办学。在面对如何选择学生这一问题上,孔子采用“有教无类”的仁爱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论语*学而》)。即“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没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说,孔子选择弟子不分贫富,不论门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便教授与你。同时无论你品德优劣与否,只要拜在我的门下,我便以“仁”、“爱’启发引导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九岁。
158、翻译: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159、翻译: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6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1、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2、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6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65、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166、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
167、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69、自律自治,身无疾病;自我约束,心无恶习。
170、翻译: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7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72、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17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174、子曰:"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5、君子自律,达人之道也。
176、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7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8、《默觚下·治篇》清代思想家魏源
179、翻译: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80、原文: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孔子关于自律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81、原文: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18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83、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态度。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184、自律者知止,知止者自律。
18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86、这句话强调了做好自己,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善行来影响和帮助他人,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18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8、答:克己复礼。(自律的文言文)
18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论语·子罕》
19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92、翻译: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193、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94、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95、孔子的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孔子办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据说他的学生先后有三千多人,其中成绩优异的也有七十二人,这在当时是十分了不起的。
196、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待不同天分的人,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19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9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荀子《劝学》
200、孔子还提出了具有思辨色彩的认知标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201、朽木不可雕也。
202、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别,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后天用知识熏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视人天资禀赋的客观区别而任意行事,否则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即为“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在实际教学中,孔子便遵循这一教育理念,对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203、《咏史》唐代诗人李商隐
204、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应按照贫富贵贱、门第高低来区分对待,应一律平等。同时,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205、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6、如今启发式已成为广大教师“授人以渔”,教学生“会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创设愤悱学习情境,必须启发学生感悟自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经过自己反复训练形成能力,用《学记》上的话说,教师只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通过设疑,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感悟自得。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领会到开动脑筋、探求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劳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