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及作用-摘抄
- 2024-09-30 12:18
1、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2、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南京刺槐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3、《大自然的声音》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
4、姹紫嫣红词语都可以形容大自的美丽
5、青山绿水
6、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是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写的。
7、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大自然、
8、真是曼妙多姿的形容,大自然的语言也很多,
9、万紫千红
10、山清水秀
11、繁花似锦
12、鸟语花香
1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复杂得多。(作比较)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举例子、作比较)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
14、扩展知识: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15、春意盎然美丽的大自然、可爱的大自然、怡人的大自然、
16、“《大自然的语言》写了四种语言,分别是:白云、蚂蚁——天气白云高飘,明天便晴。蚂蚁搬家,就要下雨。蝌蚪、大雁——季节蝌蚪水中戏,春天就来到。大雁南飞,秋来到。大树、年轮——年龄大树年轮,一年一圈。大鱼鱼鳞,一圈一岁。化石、漂砾——变迁拥有海洋生物化石的高山,曾是冰川...”
17、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奥妙无穷的大自然
18、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南京刺槐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9、春暖花开
20、《大自然的声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季修订版)第21课的课文,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
21、百花齐放
22、水木清华
23、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1924)、《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物候学》(1963,与宛敏渭合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1.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2.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3.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4、湖光山色
25、水天一色
26、《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
27、人语,鸟语和海豚音,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