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正文

对策的意思及解释-对策的拼音读音

  • 2024-11-21 01:44
  • 编辑
拼音duì cè 注音ㄉㄨㄟˋ ㄘㄜˋ
繁体對策 词性名词 港台對局

词语解释

对策[ duì cè ]

⒈ 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例商量对策。

英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countermove;

⒉ 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英answ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对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 汉 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餘人, 弘 第居下。策奏,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
《汉书·萧望之传》“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唐 颜师古 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宋 叶适 《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 公 十朋,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

⒉ 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引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

例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国语辞典

对策[ duì cè ]

⒈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鼌错对策,蔚为举首。」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

⒉ 对付的策略方案。

例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