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优选98句
- 2024-11-23 14:08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
1、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2、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属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结束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作节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变成为赏月送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4、中国中秋节的由来是嫦娥奔月,祭月。
5、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汉代,兴盛于唐宋,流传至今。
6、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逄蒙的人,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7、后来,大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8、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9、由此,中秋的由来也增添了神话色彩,中秋节便更显瑰丽迷人。
10、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11、嫦娥奔月:一年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后羿射下了九个。后来碰巧遇到王母娘娘,向她要了一包不死药。然而,后羿不忍心离开妻子,所以暂时把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用剑威胁嫦娥交出仙药。情急之下,嫦娥拿出药吞了下去。立即飞向天空,听到嫦娥成仙的消息后,人们纷纷在月亮下摆放香案,祈求嫦娥吉祥平安。从此,拜月中秋节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12、在很早很早以前,因为后羿射日立了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13、祭月:这个节日源于天象崇拜,由于古人的思想比较迷信,所以对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拥有一种原始的崇拜心理。当他们看到天上的月亮,出现了阴晴圆缺的变化之后,就认为这可能是上天的一种预示。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祭月的习俗,秋夕祭月是一种比较隆重的祭祀活动。最开始的时候,“祭月节”定于秋分当日,后来才变更为农历八月十五日。
14、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蛋。月息。秋节中秋节,半月节月年结月亮节团圆节。本,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远至天线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纪,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的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5、嫦娥奔月后,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16、现在,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7、内容延伸: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之一。
18、除了在中国,许多东亚国家和地区也会庆祝中秋节,并且有着各自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19、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的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20、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2、结论: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23、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24、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祭月的节日。
25、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
26、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27、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28、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许多神话传说,比如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感人。自从后羿摆上瓜果甜点怀念嫦娥,人们就开始了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传统。
29、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30、中秋节与嫦娥奔月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
31、三:玄宗游月
32、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33、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34、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遇到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35、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
36、五:月下独酌
37、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38、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39、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40、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41、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著无边的寂寞岁月。
42、八月十五中秋节icon,也称拜月节、团圆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43、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叫嫦娥,后讨得仙药但是蓬蒙趁后羿不在要夺走仙药,嫦娥不得已吞下仙药升天去了月亮上。
44、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八月是秋季的中间,十五是八月中旬的一天,故称为“中秋”。仅个人意见不喜勿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哦下次见
45、中秋节起源于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解决了军粮问题。
46、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等古书。
47、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48、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之后,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49、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50、后来,这一传统逐渐演变为家庭团聚,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51、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中说嫦娥是羿之妻。据说羿的妻子叫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
52、月亮,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探索的对象,嫦娥奔月的故事,也给中秋戴上了神秘的面纱。相传,嫦娥偷取丈夫后羿不死灵药,飞升到月宫凄冷无比。嫦娥难耐月宫枯寂岁月,求丈夫做月亮状糕点,对月呼唤自己名字,其丈夫思念妻子,便照她说的做。月圆之时,嫦娥果然从月宫飞回家中,两人才得以团聚。
53、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54、后羿的妻子嫦娥(原名:姮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55、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也是来自中秋节,是后羿射日拯救百姓,妻子在这一天却偷吃仙丹飞入月亮的分离故事。
56、中秋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中国是农业大国,中秋节前后农村大量的农作物丰收了,人们用丰收的材料来制作各种事物庆祝丰收。
57、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58、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59、后来,中秋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赠送礼品等,表达亲情和友情。
60、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
61、嫦娥奔月上古年间,射日英雄后羿得到长生不老药,吃后可以成仙。有天后羿出门狩猎,其弟子蓬蒙要挟后羿的妻子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为了仙药不落入坏人之手,自己服下,飞升月宫。
62、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63、三天后,后羿出去打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等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64、七:月饼起义
65、原因: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为了祭拜月神和感谢秋季丰收而设立的。
66、二:吴刚伐桂
67、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68、嫦娥奔月的故事梗概如下:
69、一:嫦娥奔月
70、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71、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是古时代的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72、此后,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73、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74、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75、六:貂蝉拜月
76、据传说,汉代时,中国人开始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赏月,祭月,感谢丰收。
77、中秋节的由来是什么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
78、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79、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80、貂蝉拜月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
81、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8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3.1、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
83、嫦娥奔月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羿的英雄,他射掉了9个太阳,为人类带了幸福,神仙赏赐了一种长生不老药,这种药被嫦娥吃了,嫦娥成仙飞到月亮上去了。
84、中秋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与家人,好友一起度过的美好佳节,人们通过中秋节来表达对月亮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表达对家人的喜悦之情。
85、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86、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87、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88、中秋节,又称“月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古时中秋赏月最圆,故得名。始于周朝,盛行于唐朝。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象征团圆、祭月等意义。
89、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90、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
91、后羿射日后,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心术不正的恶徒蓬蒙持剑要夺走仙药,嫦娥为了保护老百姓不被逢蒙所害,吃了仙药,奔月升天跑到了月亮上。
92、嫦娥墓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大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阳,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93、中秋节的传说之玉兔捣药,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94、中秋节:农历八月中旬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到了唐朝年间,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节日。
95、有一天,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河流湖泊都干枯了,嫦娥也被太阳晒的生了病。于是为了妻孑不在受苦,他决定去射太阳,他一口气射掉落了九个太阳。西王母给了后翌一颗长生不老的药,他回到家后把药交给了嫦娥,可嫦娥却把药偷偷吃掉了。嫦娥将药吃掉后,自觉无颜去见后翌。便去了广寒宫远远地看着后翌。
96、四:玉兔捣药
97、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98、关于中秋节,在我国北方是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是在鞑子侵犯我中原时期,人们非常的气愤,想办法要把他们赶出去,于是在八月十五之前,将行事计划写在纸条上并藏于月饼中分发到各家中,然后在八月十五这天按计划行动。为纪念此事,所以在八月十五这天要吃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