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出处优选37句

  • 2024-11-23 23:15
  • 编辑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出处

1、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中的一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门关,释义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挡上万个人。出处唐朝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四川剑阁县北七里大、小剑山间的一座雄关,即剑门关。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4、剑阁剑门天下险——剑门关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李白所写。出自《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指的是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名剑阁,又名剑门关。诗句形容剑山地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挡上万个人。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处唐朝李白《蜀道难》:“①剑阁②峥嵘而③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门关,释义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

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朝李白的《蜀道难》。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处唐朝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门关,释义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

9、这句古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全句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李白从秦岭进入蜀地,面对着崎岖高峻、地势险要的剑门关,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1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语。(剑阁: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名称就叫剑阁,又名剑门关。峥嵘:山又高又陡。崔巍:读音为“cuiwei”,“高大”的意思。)后来将这句话引做成语,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例如:居庸关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1、形容地势十分险峻,易守难攻。

12、剑阁: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的栽道名剑阁,又名剑门关;峥嵘:山又高又陡;崔鬼:音崔围,高大,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扩展资料:《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

13、四川剑阁县北七里大、小剑山间的一座雄关,即剑门关。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2]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14、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15、剑门天下险--剑门关雄关,即剑门关。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1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当时友人王炎即将入蜀,李白在长安送别王炎时写下诗作_《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目的是规劝友人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小人不测之手。一夫当关的关指的是蜀道上享有天下雄关的剑门关。

17、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大、小剑山中断之处,因关隘两旁的峰峦似剑,悬崖峭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

18、这个说的是三国时期的赵云,

19、李白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大诗人。和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是我国诗坛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20、唐朝李白《蜀道难》:“①剑阁②峥嵘而③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①剑阁: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的栽道名剑阁,又名剑门关。②峥嵘:山又高又陡;”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挡上万个人。③崔嵬:音崔围,高大。形容地势十分险要。〖例〗:居庸关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2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李白《蜀道难》(节录):"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了李白才将此意化作成语

22、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掠地主要考剑和弩等兵器,攻击受到距离和场地条件等诸多影响,只要有一处地势险要的关卡,就很容易阻挡军队的进攻,因此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23、该成语的意思是针对地形而言,并没有提及具体某个人。

2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突出的不是指人,而是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才能阻挡住千军万马。

25、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26、参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条。节录部分在写蜀道难行之余,暗示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晋人《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趑趄”[2]之语,李白在这里予以发挥了。“一夫当关”四字的意思是:“虽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如果所守或匪亲,就会化为狼与豺。关隘险要,如果不是可靠的人把守,就会反受其害的作者写这诗时,已预见到了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后世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作为成语,来形容地势的险要。

27、该成语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成语出处自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李白《蜀道难》也曾引用,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8、李白(701—762),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为道教道士。五岁时随家到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自幼博览群书,喜弹琴,剑术高超。壮时曾遍游名山大川,多所交识。曾一度入宫,受到玄宗的赏识,后受谗而退。永王璘东巡失败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至巫山赦还,不久死去。

29、唐代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四川剑阁县北七里大、小剑山间的一座

30、其中描述的关是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形容山势高大凶险,字面意思是一个人守着关口,上万人也攻打不进来,形容地势险峻,战略性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出处

3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3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的是山势高而险峻,一个人把守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易守难攻。

33、描写的是四川的剑门关。这句话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全句为“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由秦岭入蜀,面对崎岖高峻、地势险峻的剑门关,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34、《蜀道难》。

35、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

36、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抵挡上万个人。,一个人把守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

37、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抵挡上万个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