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必背文言文100篇-集合136句

  • 2024-11-24 06:56
  • 编辑

必背文言文100篇

1、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2、《六国论》(苏洵)

3、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6、《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7、《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10、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爱莲说》周敦颐

12、《谏逐客书》(李斯)

13、《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4、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并诗》、《秋声赋》;

15、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16、高中必背文言文14篇

17、《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8、《蜀相》(杜甫)

19、《滕王阁序》(王勃)

20、《燕歌行》(高适)

2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4、《劝学》(《荀子》)

25、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2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7、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8、《短歌行》(曹操)

29、观沧海曹操

30、初高中必背的文言文有出师表,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师说,劝学柬太宗十思疏,阿房宫赋,赤壁赋,六国论,过秦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优秀的文言文,值得去欣赏,背诵。

必背文言文100篇

3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2、《师说》(韩愈)

3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4、三国演义中初中背的古文是《出师表》。

35、《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6、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3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8、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离骚(节选)》、《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秋水(节选)》、《非攻(节选)》;

39、《无衣》(《诗经》)

40、文言文必修(10篇)

41、《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诗经·氓》《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永遇乐》《离骚》

4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43、《项脊轩志》(归有光)

44、过秦论(上)(贾谊)

45、必修一:《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46、作者:陶渊明

4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8、《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49、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0、《阿房宫赋》(杜牧)

51、《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52、《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53、《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54、《菩萨蛮》(温庭筠)

5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56、《逍遥游》(《庄子》)

57、《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5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59、进士不读《史记》王士祯

60、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必背文言文100篇

61、扁鹊投石

62、《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6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64、《离骚》(屈原)

65、《老子》

66、《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67、新版教材课文的安排是:

68、《山居秋暝》(王维)

69、三、选修(12篇)

70、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71、二、选择性必修(10篇)

7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73、《登泰山记》(姚鼐)

74、《将进酒》(李白)

75、《长亭送别》(王实甫)

76、《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77、答: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是初高中必背文言文之一。

78、《登快阁》(黄庭坚)

79、在初中必背的三国时期的文言文,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80、龟虽寿曹操

8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8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84、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85、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86、《登高》(杜甫)

87、必背文言文有:《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永遇乐》等。

88、必修五:《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报任安书(节选)》、《渔父》、《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

89、深度分析:《出师表》这篇千古传诵的文言文是诸葛亮在出师之前写给蜀帝刘禅的一篇发自肺腑的文章,在文中,诸葛亮向蜀帝刘禅尽进忠言,表达了诸葛亮自己为了报达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对后主刘禅的一片赤胆忠心。

9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必背文言文100篇

91、《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9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3、诗词曲(40首)

94、《望海潮》(柳永)

95、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永遇乐》。

96、《论语》

97、《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李商隐《相见欢》《渔家傲》《浣溪沙》《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

98、《声声慢》(李清照)

99、《静女》(《诗经》)

100、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01、《大学》(《礼记》)

10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3.《陋室铭》刘禹锡

104、《蜀道难》(李白)

105、《李凭箜篌引》(李贺)

106、《客至》(杜甫)

107、一生必背10篇著名古文之桃花源记全文如下:

108、《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09、以上就是初高中必背古诗词,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110、归园田居陶渊明

111、《锦瑟》(李商隐)

112、《孟子》

11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14、《赤壁赋》(苏轼)

115、《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16、高中14篇

117、《石钟山记》(苏轼)

118、初中50篇

119、《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120、高中必备初中古诗词文言文:《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巜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论语12章》《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诫子书》《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漏室铭》《爱莲说》《登幽州台歌》《望月》《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泊秦淮》《贾生》《约客》

必背文言文100篇

121、《兰亭集序》(王羲之)

122、《书愤》(陆游)

123、高中必背古诗词如下

124、夸父逐日《山海经》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25、《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12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7、《登岳阳楼》(杜甫)

128、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130、《咏雪》刘义庆

131、《琵琶行》(白居易)

13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3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34、《礼运》(《礼记》)

135、《陈情表》(李密)

13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方入门不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