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诗句-推荐127句

  • 2024-11-24 13:20
  • 编辑

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诗句

1、--马克吐温

2、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2、

3、--屈原,战国诗人

4、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明·袁枚

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6、一诺要之不可轻,古人於事贵能行。若还行得方为诺,不尔徒言未必诚。――宋.张九成《论语绝句一百首》2、到官只是推诚信,终日兢兢幸无吝。丞相知怜为小心,忽然奏佩专城印。――唐.薛逢《镊白曲》3、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先秦.屈原《九章之七》4、暖气来时柳眼新,一场冰雪更愁人。要知真宰无诚信,取次东风未是春。――宋.李觏《雪中赠柳枝》5、诚信之言是道根,出门句子要区分。溪山到眼知惭愧,莫学丛林饱见闻。――宋.释智愚《送信禅人》

7、--海涅,德国诗人

8、--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乐府诗集》

10、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1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2、自古以来,讲诚信的人常常会留下好的口碑,受人敬仰;不讲诚信的人往往会身败名裂,为人所不齿。

13、多虚不如少实。

14、--德莱赛,英国作家

15、--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7、关于诚信的古诗: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18、--陈甫,宋朝哲学家

19、--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2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2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乐府诗集》

22、--约翰雷,英国学者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2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24、--弗兰克林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25、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唐·白居易

26、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27、--陈甫,宋朝哲学家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28、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29、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30、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诗句

31、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32、诚实最好的政策。

33、--庄周,战国哲学家5.人背信则名不达。

34、--论语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35、人背信则名不达。

36、到官只是推诚信,终日兢兢幸无吝。丞相知怜为小心,忽然奏佩专城印。——唐.薛逢《镊白曲》

37、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3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39、--德莱赛,英国作家12.言忠信,行笃敬。

40、关于诚信的古诗:

41、--畅泉,晋朝隐士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4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43、--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44、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问。

45、--韩婴,汉朝诗论家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46、——明·袁枚

47、--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48、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出自宋代:王安石《商鞅》白话文释义: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你们这些变法的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顺利推广?

49、--杨简,宋朝学者

5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51、一诺要之不可轻,古人於事贵能行。若还行得方为诺,不尔徒言未必诚。——宋.张九成《论语绝句一百首》

52、--海涅,德国诗人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53、--弗兰克林

54、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55、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57、惟读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

58、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59、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60、--庄周,战国哲学家

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诗句

61、--黎里,英国散文家19.诚实最好的政策。

62、--墨翟,战国思想家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63、尽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改。

64、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6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66、西方人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67、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6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69、--刘向,汉朝经学家

70、不诚实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71、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72、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73、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74、--论语

75、曹植《君子行》

76、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77、言忠信,行笃敬。

78、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唐·白居易

79、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8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金石为开:像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81、--屈原,战国人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82、--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83、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84、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85、汉代将军季布,重于信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史记·季布栾布别传》有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86、--程颐,宋朝哲学家

87、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88、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出自唐代:李白《天可度-恶诈人也》白话文释义:看上去是一副诚心诚意的样子,谁料到好听的言辞全是假话。丹诚:丹心,赤诚之心。巧如簧:指表面动听而实际虚伪的话。

89、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90、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先秦.屈原《九章之七》

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诗句

91、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出自唐代:李白《酬崔五郎中》白话文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92、中国人说:无信不立。

93、--刘向,汉朝经学家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94、到官只是推诚信,终日兢兢幸无吝。

9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96、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

9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98、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99、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100、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101、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出自唐代: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白话文释义: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102、暖气来时柳眼新,一场冰雪更愁人。要知真宰无诚信,取次东风未是春。——宋.李觏《雪中赠柳枝》

103、民间的生意人,门脸上还常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

104、现代葛优说过:“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105、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06、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10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108、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109、--墨翟,战国思想家

110、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111、李白《酬崔五郎中》

112、--杨简,宋朝学者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113、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仁说》

114、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15、--畅泉,晋朝隐士

116、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117、诚信是前进的路,随着开拓的脚步延伸。

118、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19、--韩婴,汉朝诗论家

12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关于诚信的格言或诗句

121、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12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

123、--程颐,宋朝哲学家9.多虚不如少实。

12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25、--黎里,英国散文家

126、--约翰雷,英国学者

1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