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的诗词95句精选
- 2024-11-25 09:11
端午节屈原的诗词
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2、【明】汤显祖
3、《江上吟》唐·李白
4、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5、【宋】梅尧臣
6、【唐】卢肇
7、艾萧太盛椒兰少,
8、✦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这里比喻贤德之士。✦此句意为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少,
9、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10、屈子当年赋楚骚,
11、屈原·雄黄酒
1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13、潮水送魂来。
14、✦赋楚骚:写下离骚,
15、【唐】杜甫
16、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7、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18、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9、汨罗江万古。
20、《端午》唐·文秀
21、【唐】文秀
2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23、一跃冲向万里涛。
2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5、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26、千古雄黄酒,
27、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8、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
2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3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端午节屈原的诗词
3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32、祠南夕望杜甫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过汨罗江感怀郭沫若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吊屈原〔元〕侯克中怀襄为主子兰卿,何必逢人话独醒。长恨忠良多坎坷,颇伤辞语太丁宁。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谁能过六经。千载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练楚山青。
33、手中握有杀人刀。
34、巨伟留端午。
35、③《端午》
36、《天问》赛龙舟。
37、《端午》
38、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39、《端午日》殷尧藩(唐代)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
40、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4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42、骚体自君开,
43、七绝·屈原
44、②《午日处州禁竞渡》
45、流波带身去,
46、(唐)文秀
47、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
48、《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0、《屈原庙》唐·崔涂
5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2、《竞渡诗》
5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54、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5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写的关于粽子的诗句
56、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57、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58、骚神创楚辞,
59、《题屈原祠》唐·洪州将军
60、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端午节屈原的诗词
61、✦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62、①《五月五日》
63、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64、译文: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65、✦喻指屈原作手中没刀,但《离骚》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66、屈原·灵魂晖
67、【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一】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二】 1.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2.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3.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4.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5.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6.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7.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8. 世溷(hu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0.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1.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2.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4.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15.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 16.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 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8.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9.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1.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22.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4.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5.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26.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27.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28.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29.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30.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68、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69、华夏灵魂晖,
70、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71、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72、《端午》文秀(唐代)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3、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74、屈原·汨罗江
75、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河。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伤昌酌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76、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77、《祠南夕望》唐·杜甫
78、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79、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
80、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81、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8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勃鸠喧。
84、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85、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86、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88、《屈原塔》苏轼(宋代)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89、译文: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90、《离骚》蒸粽子,
端午节屈原的诗词
91、汨罗江畔哀。
92、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93、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94、《九歌》江水流。
95、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