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胫而走比喻什么-推荐36句
- 2024-11-25 16:00
不胫而走比喻什么
1、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情不待宣传、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开来。也作“无胫而走”。
2、学校要组织去春游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同学都无心上课了。
3、【拼音】:bùjìngérzǒu
4、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
5、不胫而走[bùjìngérzǒu]基本释义胫:小腿;走:跑。
6、指的是消息在不经意间,就被透出去。
7、区别:不翼而飞说的是物品。
8、不胫而走(bùjìngérzǒu):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播。
9、不胫而走正确。胫,小腿。走,跑。不胫而走的意思是指没有腿却能够跑。多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经迅速地传播开去。最早出现在汉,孔融的论盛孝章书中。径的意思是指小路。所以说不胫而走是正确的写法。比如说,虽然任命书还没有下达,但是王老师要当校长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10、意为没有腿却能跑,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借以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形容传播迅速。
11、汉语拼音:bùjìngérzǒu
12、北齐·刘昼《新论·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
13、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人耿直、孤傲,一向为孙策嫉恨。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
14、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15、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典故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人耿直、孤傲,一向为孙策嫉恨。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以:因,意指:珠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也可指财物突然丢失。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示例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不翼而飞释义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示例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16、词目不胫而走发音bùjìngérzǒu释义胫:小腿;走:跑。
17、解释:胫:小腿。走:跑。形容没有腿却能跑。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播迅速。
18、没有错。
19、【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20、不胫而走说的是消息。不翼而飞(bùyìérfēi):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不胫而走(bùjìngérzǒu):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播。
21、应该是不胫而走,不径而走是错误的。不胫而走形容传播迅速。胫本义是指小腿,这里指代腿。意思是没有腿却跑得很快,形容传播速度很快。一般用来形容消息等传得很快。例如,他升迁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祝贺的人源源不断。不胫而走是成语,很多人误认为是不径而走,这是错的。
22、不翼而飞(bùyìérfēi):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23、解释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24、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
25、出自:孔融《论盛孝章书》
26、【举例造句】: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不胫而走。★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27、不翼而飞说的是物品。
28、北京一个失去双臂的青年,竟苦学而成为书法家,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对广大青年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榜样啊!(《中华成语大辞典》
29、“不胫而走”成语写法是正确的。
30、【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胫而走比喻什么
31、不胫而走是正确的。而不径而走是不对的。胫是指小腿,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脚的物体也是可以行动的,意指传播迅速。而径是指小路,不径而走,从字面上无法解释其义。且不胫而走出自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是能查证出处的。不径而走只是民间误作而成。所以不胫而走是正确的。
32、尽管我们做尽了保密工作,但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33、不胫而走说的是消息。
34、不胫而走是正确的,形容作品或消息等迅速传开。
35、【成语】:不胫而走
36、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例句1.胜利的消息~,不到半天,全县都知道了。近反义词近义词风行一时不翼而飞反义词秘而不宣典故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人耿直、孤傲,一向为孙策嫉恨。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以:因,意指:珠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