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古诗和赏析33句
- 2024-11-25 19:19
雨的古诗和赏析
1、亭子春城外,朱门向绿林。
2、潜:暗暗地,悄悄地。
3、欲把西湖比西子,
4、作者介绍:陆游,生于公元1125年11月13日,卒于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全诗翻译如下:
6、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
7、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8、出自张谓《郡南亭子宴》
9、白云常在眼,聊足慰人心。
10、《山茶》(2)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12、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13、水光潋滟晴方好,
14、烟:指云气。
15、径:乡下的小路。
16、出自宋代陆游《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着花不已》
17、“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这两句大意是:柳枝淋浴了春雨,颜色逐渐加深;松柏本是青翠浓绿的,蒙上了一层云气,显得更加苍郁。
18、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19、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无比。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20、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21、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22、乃:就。
23、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释文:
24、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25、东园三月雨兼风全诗如下:
26、淡妆浓抹总相宜。
27、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28、宋代诗人·陆游
29、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0、在东园内,三月的大雨夹杂着劲风,桃树李树的花被雨打得飘零到地上又被风刮走的无影无踪。只有山茶花耐得了风雨,绿叶丛中又开放了数朵红花。
雨的古诗和赏析
31、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32、山色空蒙雨亦奇。
33、园圃里三月骤雨暴风。园圃的花卉轻柔物随风自空中飘泊流落。只有山茶花偏偏耐风雨,绿树林里又开放了数只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