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名言浩浩荡荡-通用22句
- 2024-11-26 08:29
孙中山名言浩浩荡荡
1、出身卑贱的小人一旦大权在握,就会比谁都凶残。克劳德兰纳斯
2、年9月15日,孙中山在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有感而发,遂写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句话的大意是:世界大势如潮水般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依顺时势才能昌盛,违逆时势则会灭亡。
3、古人常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中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管仲也说:“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天命、天道。而周敦颐说:“天下,势而已矣。”天下兴亡皆在乎时势,天亦可以指时势。《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有违天命、有违时势,都会产生祸患。因而古人强调要顺天、顺时。顺时即指要顺应时机,也指要顺应时势。《战国策》中,秦客卿造说:“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圣人自己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却能抓住时机,不会错失良机。苏轼在《志林》中写也道:“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圣贤之人虽然不能创造时势,却能够顺应时势,审时度势,因而才能获得成功。
4、出自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之后,面对维护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的保皇派,就用“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来反驳他们。
5、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这是孙中山先生知道资产阶级救国之路行不通之后发出的感慨。
6、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威皮特
7、不在其位者未必没有权。塞约翰逊
8、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 ▲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9、权力越大,滥用起来就越危险。伯克
10、孙中山认为,民主和共和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只有顺应这个大势,中国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腐朽的封建专制必将在这个趋势中灭亡。
11、什么是气派?什么是权力?更重的劳动,更深的痛苦。托葛雷
12、孙中山先生在近代最早鲜明意识到海权及以海兴国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太平洋战略”。
13、年9月15日,孙中山第四次到浙江。9月15日这天是阴历八月十八观潮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次是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火车来到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当天返沪。陪同的有蒋介石、张静江等人。在“观潮亭”前,孙中山与前来欢迎的海宁社会各界人士合影。观潮后,孙中山从观潮亭来到海宁县立乙种商科学校稍作停留,该校后更名为中山中学,现为海宁市高级中学。回沪后,孙中山为商校题写了“猛进如潮”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浙江的钱塘大潮、革命洪流,激发了孙中山先生的灵感,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值得后世时时刻刻警醒: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14、这是孙中山曾经说过的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所指的“世界潮流”是民主主义。
15、在不其位者未必没有权。塞约翰逊
16、权力和纲纪是不能同存共荣的。恺撒
17、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18、出自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这名话的意思是当前世界潮流的发展规律声势浩大,顺应这个规律做事的人,就能成功。逆历史规律而为,终将被这个潮流给淹没掉。
19、年9月。
20、历史总是不断前进的,跟不上历史的人必然遭到淘汰,只有紧跟历史的人才能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顺势扬帆,一路向前。
21、过分喜欢权力就会不择手段。哥尔德斯密斯
22、顺着时代潮流发展创新的人则会越来越好,而违背时代固执己见的人则会应不适应时代而淘汰、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