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关于持之以恒的典型事例【92句文案】

  • 2024-11-26 14:49
  • 编辑

关于持之以恒的典型事例

1、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

2、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团结与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的团结与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3、“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

4、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

5、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6、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

7、“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9、他们一起合作,亲密无间,《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团结合作一起努力地结晶。

10、“你的米袋呢?”

11、老师给苏轼讲解以后问苏轼:“你为什么对这些贤人很感兴趣呀?”苏轼回答:“古人云,见贤思齐。我弄清楚了这些贤人的事迹后,便于向他们学习呀。”

12、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20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13、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

14、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

15、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16、“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17、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18、此后,苏轼的确不仅口头上说立志要向贤人学习,并且在实际行动上用功读书,努力积累知识和学习做人的道理。

19、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

20、“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

21、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

22、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23、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4、“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25、“好!我不看。”

26、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27、“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

28、“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29、“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30、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

关于持之以恒的典型事例

31、马克思与恩格斯

32、可敬的班长:

33、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

34、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35、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

36、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

37、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38、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39、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

40、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不共戴天之仇,国民党一直都在逮捕共产党员,但是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和国民党领袖蒋介石选择先放下仇恨联合抗日。

41、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42、宋朝文学家苏轼小时候就非常崇拜东汉名士范滂,并立志成为他那样的有识之士。

43、“明天再找嘛!”

44、多年的坚守和持之以恒,苏轼长大以后,在从政为官、接人待物上,处处向东汉的范滂和当代的韩琦、范仲淹等人学习,力求做一个正直节义的人。

45、“拿来!我给你缝缝。”

46、一袋干粮

47、“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48、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

49、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50、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

51、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

52、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53、老师非常赞赏苏轼小小年纪志存高远的心性,鼓励他不仅要立志,更要继续努力。

54、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

55、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

56、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

57、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20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58、刚刚开蒙读书时,苏轼看到同学中有人在传阅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这首诗中提到了宋朝贤臣韩琦、富弼、杜衍、范仲淹等人。苏轼就认认真真地抄写了这首诗,指着诗中提到的人名,请求老师一一讲述他们的故事。

59、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60、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

关于持之以恒的典型事例

61、“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

62、苏轼练字用了许多缸的墨水成了书法大家。

63、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64、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65、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66、写文章诗词,苏轼也是如此,宣扬古圣先贤之道,树正气,斥奸佞,所以他的作品都写得豪放而有气势,并入选“唐宋八大家”之列。

67、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68、齐心合力的科学家

69、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70、相传在王屋、太行的山脚下有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快90岁了,苦于两座大山的阻隔,打算把两座大山移走,邻居知道了嘲笑他说:你简直太愚蠢,你今年这么大了,怎么可能把山移走。愚公说到:我虽然很老了,但我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天上的神仙也被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打动,于是派两个大力神将两座山搬走了。

71、“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72、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

73、最经典的莫过于刘关张三兄弟从桃源结义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到古城释嫌到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率几十万大军攻打东吴.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这种团结的兄弟精神永远被后人怀念.

74、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

75、抗战当前国共合作

76、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趁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垫后,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了。等到他们撤退时,湘江已被国民党封锁,他们又饿着肚子退回山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中中了敌人的子弹。但他依然坚持到底,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最终被敌人抓住,壮烈牺牲,年仅29岁。多么可敬的人啊!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如果没有了陈树湘这样的战士,这场战役如何能取胜?如果没有了千千万万个陈树湘,长征能胜利吗?正因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大无畏精神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我们的长征才能胜利。

77、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

78、看护长是40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

79、“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80、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81、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82、“没有。嗯……”

83、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

84、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

85、“不,不,谢谢大家……“

86、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

87、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88、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

89、“小兰,你的麦粉呢?”

90、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关于持之以恒的典型事例

91、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

92、要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