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精选23句】

  • 2024-11-26 17:13
  • 编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

1、意思是:

2、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首出自于《增广贤文》的诗句是人尽皆知的用来比喻时间珍贵的名言。然而,对于这句名言到底出自何处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新版《辞源》里“寸阴”的词条下引用了元朝同恕的《矩庵集》,其中有一《送陈嘉会》诗,诗中所说“尽欢菽水晨昏幕,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后来被证实并不是这句名言的最早出处。

4、王贞白。这句诗出自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全句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这几句出自《西洋记》第11回,这是作者罗懋登根据《增广贤文》中的一句民间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改写而来,成为了《西洋记》小说中的台词

6、唐代的王贞白

7、这句诗出自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8、一寸光阴一寸金”最早出自唐末王贞白的七绝诗《白鹿洞》。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首出自于《增广贤文》的诗句是人尽皆知的用来比喻时间珍贵的名言。然而,对于这句名言到底出自何处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新版《辞源》里“寸阴”的词条下引用了元朝同恕的《矩庵集》,其中有一《送陈嘉会》诗,诗中所说“尽欢菽水晨昏幕,一寸光阴一寸金。”

10、但后来被证实并不是这句名言的最早出处。

11、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1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13、早年王贞白曾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读书。曾经就用诗词记述了自己专心读书的经历。这首《白鹿洞》是王贞白在读书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惜时诗,是自己读书生活的写照。

14、全诗为:

15、白鹿洞二首,这是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王贞白的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16、答:完整诗句是: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17、通过查询各方资料,最后在《全唐诗外编》上册中的《全唐诗补遗》卷十四发现载有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其中第一首就是《白鹿洞》一诗,诗中便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唐末的王贞白比元代的同恕要早出400多年,显然这首《白鹿洞》当是“—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

18、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19、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全诗如下: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说是尽人可知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但对这句诗的出处有的却未提到王贞白这首诗。新版《辞源》"寸阴"条,引用的出处是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早在唐代的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便写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名句。

22、出自《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说是尽人可知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但对这句诗的出处有的却未提到王贞白这首诗.

23、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