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的文章-31句优选
- 2024-11-26 18:24
借景抒情的文章
1、陆凯与范晔交情很好,但一在江南,一在长安,无法会面。恰巧有驿使要传递公文去长安,陆凯便托他捎上一枝梅花连同这首诗赠给范晔,借此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不尽思念和美好祝愿。诗写得自然清淡,感情真挚。
2、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3、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4、二、陆凯《赠范晔诗》
5、我在树下闭目凝神,将手轻轻放于树干之上,感受着生命在那树干里缓缓地流动,任这种带有生命的细流给我带来温暖...然而如今又站在这里却有种物是人非的悲凉。
6、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7、最后鸟飞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独,与作者同病相怜,共处寂寞之境。这样不仅把敬亭山写活了,也鲜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
8、四、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题“独坐”,一“独”字为全诗的抒情和描写定下了基调,但首句却用一“众”字开头,然后从众到“尽”,第二句再转出“孤”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心头上无限孤单寂寞的思潮。
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10、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11、回想过去,每天我都在它脚下来来往往,看他一天天成长:温暖的春天,他曾带来浓郁的绿意,给人们太多的希望和遐想;炎热的夏天,他曾悄无声息地为行人让出一片绿荫,令人们可以尽情地吞吐着大自然的芬芳;微凉的秋天,他毫不犹豫地抖落一身黄叶,让未来的花朵可以拥有肥沃营养的土壤;寒冷的冬天,它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挺立,向人们展示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还是那条熟悉的路,路上仍旧是那棵熟悉的树,但似乎是应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句话。我的脑中多了几分求知的渴望,却少了几分与大自然亲近的闲适。
12、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13、五、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虚实、色味结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6、可今天我不知来了哪般兴致,路过它时驻足良久,细细端详,这才发现:天空笑容清澈,阳光精神抖擞,树儿从口袋中掏出鲜嫩的绿叶。看着她冲我甜甜地笑,看着他快乐的向我点头,看着他一次次把温暖的绿意慷慨的掏出,分发给大街上很冷而干涩的眼睛;侧耳倾听,我听到它畅谈沐浴在阳光下的畅快舒心,听到它述说与风雨搏击后胜利的骄傲,看到它一次次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传达给大街上的每一位行人。
17、一、曹植《七步诗》
18、动静、侧正描写结合: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9、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又是一年春,又一次路过这可熟悉的榕树,摸着它已然苍老却生机不曾减弱的枝干,望着暖阳透过枝丫投射在地上的斑驳树影。我,又一次浮想联翩……
21、曹丕要曹植在七步内作成一首诗,明显是借此迫害他。曹植心里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诗里借咏“萁豆相煎”暗喻曹丕加害于自己。最后两句,表面是感叹豆萁煎豆太不应该,其用心是希望曹丕生出怜悯之情。据说曹丕看了这首诗,面上露出惭愧之色,打消了杀害曹植的念头。
22、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23、一、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4、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25、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26、朱自清的《春》赏析
27、毛泽东对此很有意见。一次,他恭敬地对先生说:“老师,这样关起门来读死书,约束人们的思想,培养不出有独立见解的人。”先生听了很生气,斥责他目无师长,不守学规,并出难题刁难毛泽东。先生指着院里的一口水井说:“毛泽东,这口井你天天见,可该有独到的见解吧?今天罚你以井为题做诗一首,看你有什么高见!”
28、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29、毛泽东听后,马上到院里围着井台转了两圈。略一想,写了首诗交给先生。诗曰:
30、三、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借景抒情的文章
31、《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