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荒草萋萋鹦鹉洲【优选29句】

  • 2024-11-27 02:09
  • 编辑

荒草萋萋鹦鹉洲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创作背景:

5、《黄鹤楼》颈联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眼前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7、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8、鹦鹉洲,地名,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

9、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10、【意思1】晴空下一马平川,汉阳的树木历历在目,还能望到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汉阳: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渐被江水淹没。

11、《黄鹤楼》是唐代崔颢所作的七言诗,全诗原文如下:

12、黄鹤楼赏析历历萋萋表达的效果是: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作了铺垫。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运用“历历”“萋萋”等叠音词,声音铿锵,富于音乐美。

13、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14、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而得名。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

15、出自《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16、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

17、意思为: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18、崔颢诗《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地处武汉。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而得名。

19、扩展资料:

20、芳草萋萋不是指秋天

21、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2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3、【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5、【出处】唐·崔颢《黄鹤楼》。

26、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27、“芳草”就是字面意思,春草;“萋萋”用来形容草木茂盛,比如“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这个“萋萋”是同样的意思。故而“芳草萋萋”就是形容小草长得浓密茂盛,是描写景色的一个词语。而不是描写秋天的词语。一般见到“萋萋”就认为是秋天万物萧条的情况,这是错误的。

28、我认为芳草萋萋不是秋天,萋萋是形容草木非常茂盛之意,只有在夏天或者晚春才有这种景象。

29、读到芳草萋萋这个词,第一印象就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描写站在黄鹤楼上看大江对面的一棵棵历历可数的大树,江心长满茂盛野草的鹦鹉洲,这样来说应该是夏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