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是优选汇总28句
- 2024-11-27 08:24
黑格尔哲学是
1、概念论又是逻辑学的灵魂和核心,是逻辑学的旨趣和根本观点的明白确立,亦是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和整个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框架的具体规定。
2、它贯穿于“异化”或“自我意识的异化”这一概念中,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
3、按照黑格尔的思辨推演方法,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在这里,黑格尔着重研究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意识形态。他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均以“绝对理念”为对象。艺术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绝对理念”在哲学中最终认识了自己,达到了主观和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4、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其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5、黑格尔哲学思想
6、概念的外化及外化的扬弃,亦即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差别与矛盾的展开和通过否定返回到概念的统一,构成了黑格尔哲学解释世界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的实质内容。
7、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真正“合理内核”正是他吸收了培根、洛克等归纳派的思想,而用于修正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的思想。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但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8、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
9、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10、黑格尔的秘密》(ThesecretofHegel)英国斯特林著。1865年出版。在英国介绍黑格尔哲学的早期著作,在西方确立黑格尔哲学部分地位。指出黑格尔哲学的实质是尚不为人所知的隐蔽的宇宙本质的发挥,就像一个秘密,它不能反抗求知者揭露它的勇气,会把它的秘密显示出来,而黑格尔哲学就是这种秘密的显示。
11、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12、使黑格尔哲学负盛名的正是他的通过客观精神概念而发展出来的思想。这里我们达到黑格尔思想的统一体。当他试图联系起他的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及其余体系。人类行为的全部领域,个人的和集体的,被他形容为现实的一部分因而是本质上合理的。此外,作为现实的部分,精神的客观面被认为涉及到辩证过程中。人类行为和社会、政治组织包含或体现了精神,正像自然是绝对理念的体现一样。因此,黑格尔不把组织看成为人的创造,而是历史的辩证过程的产物,是理性的现实的客观表现的产物。如,他在正义哲学中所表现的。然后,我们转向辩证过程的重要时刻,黑格尔试图通过它来表明从个人的正义概念向国家对社会的权威的自然运动。此处基本的三一式运动是从权利(right)再到道德(morality)再到社会伦理(socialethics)。
13、在此,黑格尔再次提出了他的辩证法要素:这里的正题是主观精神,探讨个人意识的成长、心灵的内在机制,黑格尔在他早期著作《精神现象学》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反题是客观精神,探讨法、道德、国家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两本著作就是对他这方面思想的具体发挥;合题是绝对精神,研究领域是美学、哲学与宗教,黑格尔的相关著作有《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
14、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如马克思所说:“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秘密”不是别的,正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
15、认为黑格尔是从费希特、谢林得到帮助,把康德哲学中所蕴藏的具体的共相思想显示出来。
16、该书系统说明了从康德经过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线索,以苏格拉底经过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比喻这个发展过程。
17、本质和现象都是相对而言的,是个不断追溯的过程,本质一旦被认识,就成了现象;这时候又需要追索后面这个现象的本质。
18、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即现象即本质。
19、事物的本质就是“现象”,本质是通过现象之间的联系来体现的。
20、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21、黑格尔的核心思想是:万事万物,包括思想、宗教、艺术、科学、经济、制度、社会,都始终处在变化之中。事物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任何情形内都包含着矛盾因素.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辩证法者,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
22、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灵魂和核心,是其哲学观点及其思维方式和体系框架的基本规定。
23、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黑格尔本人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精神哲学”讨论的是“人”。如果说,自然哲学讨论的是自然界,那么,活跃于精神舞台上的主角便是人。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人即精神、精神即人。精神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回复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实现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过程。
24、黑格尔把概念认作存在的本质,把存在看作概念的外化,把真与善统一的世界看作概念扬弃其外化的结果,从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引出解释世界的主客关系模式和主体性原则。
25、舍斯托夫认为黑格尔哲学把“上帝”“启示”“信仰”“忏悔”等概念哲学化和理性化,背离了基督教精神。
26、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27、他虽然用“精神”“绝对精神”“真理”把哲学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但其实质是对基督教信仰的歪曲和消解,是用概念思辨的哲学来取代以人的得救和与神合一为终极目的的基督教。
28、舍斯托夫还批评了黑格尔关于“时代精神”的历史决定论和“现实是合理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