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谦虚恭敬的词语-摘抄111句
- 2024-11-27 09:39
表示谦虚恭敬的词语
1、恭谨谦逊。恭谨俭约。恭敬的
2、和蔼的解释:和气,谦逊。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3、谦恭下士【解释】: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译文】:年少好学,修父亲的事业,尤其谦虚下士。
4、谦虚谨慎是形容做事要虚心
5、【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他待人接物,总是那样恭谦礼俭让齐备。
8、《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9、谦恭的意思是谦虚恭敬。
10、可以用虚怀若谷来形容,这个词表示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11、成语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1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3、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14、成语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15、【损之又损】:形容极为谦虚。
16、成语你怜我爱指人们之间相互尊敬怜爱。
17、成语敬老恤贫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8、【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19、拼音:gōngchéngbùjū
20、【拼音】:qiānxūjǐnshèn
21、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22、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对人亲切和气、谦逊,谦虚恭敬,就是为人处事很好的那种人。
23、成语你敬我爱指人们之间相互尊敬怜爱。
24、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25、两者表达的期待程度不同:“恭请”期待程度稍强;”静请“稍弱。
26、现实生活中平级朋友有时也会用“恭请”表示对邀请者的尊敬。
27、【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28、【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29、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30、【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表示谦虚恭敬的词语
31、《汉书·于定国传》:为人谦恭
32、恭请光临指的是自己作为客人静候光临,指的是自己所为主人。恭请光临往往是对上级、长辈等值得尊敬的人,恭指的是恭敬,谦逊有礼;恭候光临的期待程度更加深刻,通常指领导的视察或长辈的到来。
33、表示对人敬重的词语有很多,比如毕恭毕敬,它的拼音是bìgōngbìjìng,这是一个真正的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诗经·小雅·小弁》。
34、成语恭敬桑梓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35、谦谦君子【解释】: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出自】:春秋·周公《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译文】:谦虚再谦虚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德,谦卑养啊。
36、成语人生如风灯辽兴宗时期,御史大夫耶律和尚品行高尚,经常把自己的钱财分给贫困的亲友,人们都很尊敬他。他爱喝酒,不认真办公事,有人给他提意见,他说人生短暂,如风前之灯、石击之火,转瞬即逝,不及时行乐更待何时。他晚年有“酒仙”的称号...
37、成语敬老慈稚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38、成语敬老慈穉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39、【成语】:谦虚谨慎
40、成语怜贫敬老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41、成语好汉惜好汉惜:爱惜。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42、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43、成语敬老爱幼敬:尊敬;爱: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44、成语虚左以待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十分爱才好客,对天下能人贤士十分敬仰。他听说夷门监侯嬴见多识广,是个气节很高的隐士,就亲自赶马车去请他。侯嬴毫不客气上车,路上碰到熟人朱亥,故意冷落信陵君,而信陵君谦虚地把左面尊位留给他...
45、成语随俗为变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天下闻名,经常周游列国为人看病。路过邯郸时,听说有贵妇人得病,就担当起妇科大夫的角色;路过洛阳时,听说周人敬重老人,就担当起五官科大夫的角色;到了咸阳,听说秦人喜爱小孩,他又随俗为变成为小儿科大夫了...
46、成语敬贤爱士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47、成语麻姑献寿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48、洗耳恭听,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功成不居,损之又损,礼贤下士,戒骄戒躁,自知之明,不矜不伐,平易近人,抛砖引玉,闻过则喜,谨言慎行,好问则裕,深藏若虚,谦恭下士,辞尊居卑。
49、近义词平易近人、和颜悦色
50、成语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51、【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52、成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
53、温恭自虚: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54、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恭谦礼俭让。
55、成语厮敬厮爱厮:互相。即互敬互爱。
56、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57、成语华屋山丘晋朝时期,博学多才的谢安特别钟爱他的外甥羊昙。羊昙非常聪明,十分尊敬谢安。谢安死了,羊昙非常悲痛,他尽量避免走西门(谢安的坟墓所在地),怕引起悲伤。一次他喝醉酒走西门,就念曹植的诗句:“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58、用温恭自虚来形容虚心帮助,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59、成语敬老怜贫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60、成语畏天爱民天:上天。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
表示谦虚恭敬的词语
61、谦恭:谦虚而有礼貌
62、成语梁孟相敬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63、两者都是传统的邀请用语。
64、这就是那个人的态度,非常的和气谦逊。有礼貌。
65、成语白首相庄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66、成语敬老慈少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67、恭请多用于长辈、职位层级高于自己的人;“静请”多用于平级朋友或下属。
68、意思是说表现很和蔼,很谦虚,恭敬
69、成语敬天爱民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70、成语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71、降心俯首: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72、【谦光自抑】:谦光:谦虚退让的风度。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够谦虚退让。
73、成语必恭必敬西周周幽王十分昏庸暴虐,十分宠爱褒国进献的美女褒姒,想尽千方百计并不惜一切代价地让褒姒一笑,对外得罪各路诸侯,废除原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尽管如此,宜臼写《小弁》诗抒发对父母必恭必敬的心情...
74、成语尊贤爱物尊敬贤才,爱护人民,指尊重知识,爱护人才。
75、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76、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77、【谦尊而光】: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78、成语敬时爱日指珍惜时间。
79、示例邹韬奋《经历》:“这个胖弟弟的样子生得那样胖胖白白,~!”
80、不矜不伐【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出自】:西汉·伏生《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译文】:你不可怜,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去,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
81、成语白首齐眉犹白首相庄。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82、彬彬有礼、谦谦君子、谦虚谨慎、谦恭下士、不矜不伐等。
83、两者感情色彩有所不同:“恭请”感情色彩更加强烈、更加诚恳;“静请感情色彩相对平淡。
84、成语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85、成语钦贤好士尊敬贤才,爱惜文士。
86、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87、【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88、成语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89、成语画眉举案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90、成语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表示谦虚恭敬的词语
91、成语敬恭桑梓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92、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居功自傲。
9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态度谦和
94、【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95、恭请光临和静请光临两个词语区别:
96、谦虚、谦敬、谦和、谦逊
97、略尽绵薄之力,还望莫嫌弃
98、【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99、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准则。后泛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100、祛衣受业:祛衣:掀起衣服。形容恭恭敬敬的拜见,虚心请教。
101、虚船触舟: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102、【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103、【举例造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104、成语如下:
105、功成不居
106、彬彬有礼【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译文】:叔孙通制定礼仪,就文学彬彬有礼前进。
107、谦虚谨慎【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译文】:封濮阳侯,职位待遇优厚,宠冠当时,而谦虚恭敬谨慎,开衣襟下士。
108、成语敬贤重士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同“敬贤爱士”。
109、成语毕恭毕敬西周周幽王十分昏庸暴虐,十分宠爱褒国进献的美女褒姒,想尽千方百计并不惜一切代价地让褒姒一笑,对外得罪各路诸侯,废除原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尽管如此,宜臼写《小弁》诗抒发对父母必恭必敬的心情...
110、恭指的就是谦逊有礼,主要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111、恭敬孝顺顺从谦虚和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