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豁然开朗不能形容什么【37句文案】

  • 2024-11-27 09:54
  • 编辑

豁然开朗不能形容什么

1、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2、“豁然开朗”的“豁然”指的是:道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3、【示例】:宝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4、只看到“豁然开朗”这一词语的后半截,把该词简单理解为“开朗”,是对该词的常见误解。

5、豁然开朗的意思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6、我在这次谈话中豁然开朗,就好像原先我的面前是一层又一层厚厚的云雾,他引领着我慢慢拨开云雾,看到了久违的阳光。

7、看下文:他性格热情、大方、豁然开朗,整天乐呵呵的,圈子里的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他。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明亮,比喻顿时领悟了一个道理。

8、【豁然开朗huòránkāilǎng】: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今义的豁然开朗,是表达人的内心想法,想事情狭隘,想不开,突然想通了,想明白了,叫豁然开朗。

10、不可以。豁然开朗是你一直郁闷一件事,不知道这件事怎么解决。而且一直纠结在这件事,无心做其他工作。突然有个人来了替你点了一下,你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你一下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心情顿时很开心。人的性格一般是用开朗活泼,俏皮眼光形容

11、一、古今意不同

12、今义为突然明白一个事情或者领悟一个道理

13、(晋•陶潜《桃花源记》)此“开朗”非彼“开朗”也,“豁然”也不是豁达的意思,例句宜改为“热情、大方、乐观开朗”。“豁然开朗”的比喻义是顿时通达领悟,因此不能说成“突然豁然开朗”。

14、豁然开朗原来是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它主要强调领悟道理后的感觉,同时也有开阔明朗的意思。

15、扩展资料:

16、豁然开朗出自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的意思是:洞口钻进去。开始很窄,勉强可以走一个人,又走几十步,就开阔明亮起来。豁然,也形容学习上有所领悟,例如《大学》:“一旦豁然贯通。”开朗,也形容性格乐观向上,如《晋书·胡奋传》:“性开朗,有筹略。”豁然开朗,也用来比喻经过学习、思考或别人的帮助,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17、题面上二个词语的区别在开朗和贯通上,单从这二个词语上来看,开朗指的是广阔的平面,贯通的意思是一条线,上下贯通,前后贯通。豁然是豁达顿悟的意思,豁然开朗是说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什么都明白了。豁然贯通是说在思考问题时,突然发现了把这个问题连接串通起来的依据,找到了其中关联的合理性!

18、二、用法不同

19、茅塞顿开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后来,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也用到了茅塞顿开: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道天下大势,谋划三国鼎立。刘备听完后便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于是,茅塞顿开便用于形容思路受到启发而想通了。

20、豁然开朗古义为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敞明亮

21、“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2、豁然开朗和茅塞顿开在古今意和用法上存在区别,具体区别见下:

23、豁然开朗

24、关于《桃花源记》:其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25、听了老师对礼貌问题的讲解,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明白了许多如何做人的道理。

26、茅塞顿开原来是指一下子打开了被茅草阻塞的路,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它主要强调疑惑被解开了,思路通了。

27、首先,豁然开朗的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而茅塞顿开的主语是人。其次,虽然这两个词都可以做谓语和定语,但豁然开朗还可以在句子里做宾语;而茅塞顿开可以在句子里做状语。另外,豁然开朗比茅塞顿开更偏正式,而茅塞顿开含有褒义。

28、两个词的区别在于,豁然开朗的原意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后用来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而豁然贯通则是指两个狭窄的地方突然变得开阔贯通。豁然的意思是形容开阔,开朗指开阔明亮,比如经过老师的讲解后,我们才豁然开朗,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29、不可以,豁然开朗是形容一个人遇到问题想不到解决办法,当有人给他指明方向或告诉他正确方法,让他头脑清醒,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30、今义的豁然开朗是从古义演变而来的。一个是描写环境,一个是描写心情由郁闷突然变的爽朗。

豁然开朗不能形容什么

31、出处: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句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2、【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33、【近义词】:豁然贯通

34、豁然开朗古义是指空间结构,非常狭窄,但是走着走着突然空间很大。

35、【出自】: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6、【解释】: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37、豁然开朗指的是道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出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句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