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有云字的诗句【精选132句】
- 2024-11-27 12:58
诗经有云字的诗句
1、出自唐代王之涣《凉州词》
2、形容声音高昂响亮风轻云浄:风云变色: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风云叱咤:叱咤:发怒吆喝。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风兴云蒸:蒸:上升。
3、即见君子,云胡不喜?
4、云和慧有关诗经,例如:“云掩风林万窍号,慧因桥畔息方袍。”
5、水调歌头
6、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7、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8、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9、望断白云:形容想念父母。
10、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唐·李白《舍利弗》
11、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1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终南别业》)。
13、《春夜喜雨》【唐】杜甫
14、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15、诗句: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6、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17、《春宿左省》
1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9、梳云掠月: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
20、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21、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22、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
23、《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唐朝诗人李频的作品。
24、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25、关于云兮字出自诗经的诗句有:
26、作者:纳兰性德;出处:《汤泉应制》;
27、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8、出自明代张弼《题辽海》
29、诗经没有蓝天白云诗句,其他描写蓝天白云的七绝有:
30、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诗经有云字的诗句
3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2、关于云的诗句有
3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送友人》)。
35、——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释义: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
36、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37、《绝句》
38、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喜迁莺·人汹汹》
3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0、玉出何年迷草莽,教传异域想波涛。
41、皓空藏蓝天,云遮羞月颜。
42、裂开山石,震动云霄。
43、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44、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作品出处:《诗经》。作者:无名氏。白话释义: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小雅·白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45、六龙初驻浴蓝天,碧瓦朱旗共一川。
46、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4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0、——夏完淳《别云间》;释义: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5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2、【注释】:
53、啸吒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同“叱咤风云”。
54、作者:王宠;出处:《湖上(二首)》;
55、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水调歌头·最乐贤王子》
56、山门翠拥山岚润,一道光芒月正高。
57、蛮云蜑雨:蛮云瘴雨:裂石流云: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
58、——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59、作者:孔尚任;出处:《送牧堂上人游五台》。
60、云淡风轻,天高云淡,风轻云淡,云蒸霞蔚,云山雾罩,高耸入云,风流云散等等。
诗经有云字的诗句
61、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6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
63、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64、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65、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67、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唐·李白《豫章行》
68、关于云的成语,例如:
69、《春夜喜雨》
70、云闲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叠碎红。——出自唐·翁洮《秋》。
71、释义: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72、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73、云掩风林万窍号,慧因桥畔息方袍。
7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5、《春望》
7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7、出自《诗经·卷耳》
78、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79、——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81、出自:董嗣杲《玉岑》
82、作者简介: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
83、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84、释义: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85、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86、郁蓝波接郁蓝天,主圣臣贤又宴肰。欲问吾家在何许,鹘飞尽处白云边。
87、兴云致雨:兴云:布下云彩。
88、秦郎閒濯溪头足,许老清挥石上毫。
89、唐·杜甫
90、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唐·李白《天台晓望》
诗经有云字的诗句
91、霓光留景正团枝。《浣溪沙》
9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3、云英未嫁:云雾飘渺:袅袅烟云:雪照云光:天高云淡:瞻云陟屺: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
94、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9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6、胜友如云:胜友:良友。
97、出自《诗经·绿衣》
98、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9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00、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101、水流云散:比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102、诗经没有慧的诗句,云字的诗句有:
103、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104、“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诗句出处:《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是唐朝诗人李频的作品。
105、关于云的诗句,例如:
106、出自元代王冕的《墨萱图·其一》
107、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
108、星落云散:比喻惨败。
109、霓旌不肯驻,又归武夷川。《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11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满江红》)。
1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12、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113、——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释义: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114、出自宋代郑元祐《寄金山普衲》
115、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116、作者:白冼;出处:《晨练》;
117、金鳌背上郁蓝天,长有神龙卫法筵。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
118、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2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诗经有云字的诗句
121、出自《诗经·君子偕老》
122、赞美蓝天白云的诗句有:
123、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12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25、锦甸平铺鸭绿水,白云飞动蔚蓝天。
126、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27、①同“云2”。②说。《论语·子罕》:“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人名。试:见用于朝廷。艺:多才艺。)③有。《荀子·法行》:“其云益乎?”④代词。如此。《史记·汲郑列传》:“汲、郑亦云,悲夫!”(汲、郑:指汲黯、郑当时二人。)⑤助词。1.用于句首。《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2.用于句中。《后汉书·陈龟传》:“虽殁(mò)躯体,无所云补。”(殁:死。补:弥补。)⑥语气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史记·伯夷列传》:“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云云]通“芸芸”。众多貌。《庄子·在宥》:“万物云云。”
128、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129、星罗云布:犹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130、层崖翠接尉蓝天,百太清风待皎然。
131、出自《诗经·雄雉》
132、——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释义: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