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 2024-11-27 15:03
  • 编辑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1、杜甫的古诗如下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4、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7、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8、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9、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名句很多,但最能体现其济世情怀的句子,我认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11、《八阵图》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4、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15、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16、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1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8、《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19、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20、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21、《梦李白二首·其二》

22、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2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29、《绝句二首·其二》

3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3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2、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33、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34、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3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3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37、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38、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2、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4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44、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4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4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5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1、【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5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5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55、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6、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7、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58、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59、出自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6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6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6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4、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5、杜苚最有名的两句诗是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6、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67、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68、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6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1、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首首经典,脍炙人

72、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73、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74、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75、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76、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7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8、江南逢李龟年

79、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80、《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81、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2、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8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8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5、《望岳》

86、《绝句二首》

8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8、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

89、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90、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91、当时作者偏居草庐,不顾自己衣衫褴褛,饥寒交迫,仍然心怀天下贫苦的读书人,希望他们能够安居明亮的房间读书,早日实现报国之志。其胸襟豁达,其情怀真挚,所以这种精神倍受人们钦佩。

9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3、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94、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95、前出塞九首

96、《月夜忆舍弟》

97、《登高》中的名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8、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9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0、《梦李白二首》

101、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102、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103、《江南逢李龟年》

104、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105、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106、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107、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8、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10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10、《登高》

111、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11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113、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114、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望岳》,《登楼》

115、关于杜甫著名古诗绝句诗有:

116、唐·杜甫

11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18、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119、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20、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121、《旅夜书怀》

122、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2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124、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125、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126、《绝句四首》

127、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12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29、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130、杜甫《前出塞》其六中有千古名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33、是这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34、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135、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13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37、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13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尚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寒鸟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140、《赠花卿》

14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42、出自唐代杜甫的《赠花卿》

14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4、《登岳阳楼》

145、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146、《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4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8、《蜀相》

149、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15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151、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152、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153、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154、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5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6、《杂曲歌辞·盖罗缝》

157、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158、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159、《春望》

160、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161、赏析:这两句诗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

16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63、《绝句》

16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65、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166、《客至》

16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68、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16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0、《春夜喜雨》

171、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17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73、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17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76、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177、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7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9、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180、回答完毕。

杜甫诗中的千古名句

18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83、《武侯庙》

18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85、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186、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18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8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19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91、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192、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193、《规雁》

19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95、《江畔独步寻花》

19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197、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19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9、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