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诗人简介优选35句

  • 2024-11-27 17:51
  • 编辑

诗人简介

1、陆游进入仕途后,几经波折,不得朝廷重用,临终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享年85岁。

2、②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③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④王维——淡薄功名,热爱自然。⑤刘禹锡——今昔对比,国运衰微。⑥李商隐——意境朦胧,有苦难言。⑦苏轼——屡遭贬谪,渴望功业。⑧陆游——国土沦丧、悲愤慷慨⑨辛弃疾——抗金救国、恢复中原⑩李清照——国破家亡、凄凄切切⑾文天祥——忠贞爱国、宁死不屈

3、屈原个人介绍

4、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5、①李白——怀才不遇、豪迈奔放。

6、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7、诗人简介

8、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11月13日,死于1210半1月26日。他出生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

10、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11、拓展资料

12、陆游,号放翁,字务观,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一生历经沧桑,曾有从军履历。代表作有《示儿》、《游山西村》等。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也历代流传。

1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怀忧国忧民之志,积极抗金报国,写下了大量欲征战沙场,壮志难酬的爱国诗篇。

14、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5、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代表作:《泊船瓜洲》《梅花》《元日》《登飞来峰》……

16、陆游(1125-1210),汉族。12岁即能诗文,现存诗9000多首。

17、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幼年时受到父辈的熏陶,怀报国之志。29岁时考中进土,因主张恢复中原,被秦黜。

18、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19、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代表作:《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

20、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21、陆游是南宋时最杰出的诗人。

22、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23、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24、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饱经忧患。

25、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26、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27、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

28、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外号“诗佛”。今存诗400馀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使至塞上》《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积雨辋川庄作》等。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

29、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30、陆游,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关于陆游的生平,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

诗人简介

31、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而被流放。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自沉于汨罗江。

32、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3、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34、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1]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3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出自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12岁能为诗作文被授登仕郎之职。一生仕途不平,起起落落,嘉泰三年去一世年79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