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陶渊明的资料-集合43句

  • 2024-11-28 05:35
  • 编辑

陶渊明的资料

1、他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

2、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3、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号称五柳先生,因为他的门前栽有五棵柳树,他是中国田园诗歌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性情率真,不为俗世所羁绊,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的归田园居饮酒,都是名篇,五柳先生记,也很值得一读

4、陶渊明(公元365年至公元427年),字元亮。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又学巨匠

5、陶渊明曾著《五柳先生传》,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6、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7、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

8、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冯,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9、陶渊明的诗中,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大美却从心里流溢出来。因为他不是像中朝名士那样占有山水以为生活点缀,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样有距离的欣赏自然,而是把自己化入自然,成为其中一员,心境与物境完全溶为一体。现代人都羡慕他那种田园!

10、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11、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12、渊明母亲是大名士孟嘉的女儿,因此在他早年,生活还算过的去。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为镇军将军,陶渊明又到镇军府出任参军。

13、今天聊一位江西名人——陶渊明。陶渊明,名潜,渊明是他的字,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人(现在江西九江)。他是一个咱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人物,几乎没有人没读过他的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散文首创了“桃花源”意象,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精神乌托邦。

14、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15、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做官的。

16、其主要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17、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8、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散文家、辞赋家。

19、陶渊明打小就喜欢抚琴看书,看书有得,便“欣然忘食”;如果看见大树枝荫交错,小鸟鸣叫,总会欢呼雀跃,喜不自胜;还常常说,五六月间,卧在一个山坡上,凉风一刮,那叫一个爽,简直就是羲皇上人!陶渊明一直坚守着自由快乐的童年真性,才能造就后来大家都敬仰的一代文豪。

20、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21、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一些文人士大夫多选择归隐。陶渊明在经历了宦海浮浮沉沉后也厌倦了官场,选择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以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生性淡然、潇洒飘逸的人。

22、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23、陶渊明(约365-427),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汉族,文学家。又名潜,字元亮,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晋代诗人。

24、他父亲在陶渊明少年时就死掉了,那时候他家道已经中落,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是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比如说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騫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

25、陶渊明(365—427),东晋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6、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诗》《桃花园诗》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2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没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却是平凡、闲适的惬意生活。以陶渊明的名句开头,

28、在污浊的世俗中,你脱俗超然,你独爱菊花,你热爱自然,为了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你放弃官位,人们都向往的官场生活,你却厌恶至极。点出了陶渊明的性格特点,你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你的高洁,你把闲适的田园生活当作自己向往的生活,你脱离了世俗的繁琐,超脱于自然。

29、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30、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0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41岁。

陶渊明的资料

31、陶渊明,东汉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32、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33、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34、屈原(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字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楚武王熊通子之子屈瑕的后代

35、陶渊明的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36、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

37、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38、当他进入晚年的时候,陶渊明的生活更加贫困,有时甚至到断炊乞食的地步。这一切使陶渊明更感受到世事如幻,对现实愈加不肯妥协.到元嘉四年冬十一月,陶渊明于贫困交加中溘然长逝。

39、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40、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41、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

42、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人,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名臣陶侃,祖父陶茂亦官至太守。不过由于陶侃出身寒微,在东晋始终未进入士族行列,所以其子孙到了渊明父辈这一-代,隔绝于仕途了。

43、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