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31句精选
- 2024-11-28 11:42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
1、在一次期中考后的周末,不知是因为家中懒散的空气感染了我,还是内心渴望悠闲的激动,我突发想着来一次,也就一次,违背一下自己曾经定下的日程表。但又想起堆积如山的作业,我心里好是矛盾。正当我想选择放松自己一天去玩的时候,我突然瞥见墙壁上的几个大字——求知明理,以就懿德!我对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为什么一决定下来的事,我却不能坚持下去呢?
2、秋风飒爽,红日当空,在那个下午的校园,是如此的寂静祥和。微风轻拂,拂来花香,拂来草香。这时,断断续续的“唰唰”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值日生来打扫啦。没错,那是我们。我们在学校组建了一队“时时刻刻值日队”。我们不管刮风下雨,都会到各个地方检查卫生。在别人打扫卫生时,我们会互帮互助,帮他一起扫地。不管任务轻重,我们都会相助。因此,我们受到了许多表扬。即使没有物质上的给予,但精神上的荣誉,鼓励都让我们感到奉献精神是至高无上的。没错,这都是因为校训的启蒙,校训的激励。
3、美国哈佛大学最初的校训是“真理”,即Veritas,出现于1643年
4、当我来到这所中学时,教学楼上醒目的大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求知明理,以就懿德。探索知识,明白道理,可以成就美好的品德。这所多么有益的校训啊!从此,我便以它为座右铭,把它写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以此来时时警戒自己,勤奋好学,以德待人。
5、早期校训的恢复
6、人才之所以叫做人才首先得学会做人,人才两字为什么叫人才而不是叫才人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人才前,才在后,学会做人,其次才是看中才能,空有一身才能,却不遵纪守规做一名合法的公民,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也不会任以重用,而学会了做人,即使才能相对欠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等来弥补其不足。所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首先就得看人而不是先看才。
7、这一切,都要感谢校训。是你,让我懂得了求学中,要努力,要坚持,要时时刻刻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的错误。
8、先成人,后成才,本意是:先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有道德的人再去寻求知识,成为有才智的人。
9、中南的校训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又称经世致用之学。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专家认为,把“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体现了我校的文化传承,有湖湘特色,并与孙中山先生早年为湘雅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二是有利于引导中南学子把远大理想抱负和锲而不舍努力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又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三是有自己个性,通过对大量中外名校校训的查阅,未发现雷同者。
10、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学校的鲜明个性,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是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积淀。
11、不记得当时的自己是有多懊悔,我只知道,从那一刻起,我斗志昂扬,把作业全都完成了。
12、在上述校训提出不久,哈佛大学更换了校训。1650年后更改为“荣耀归于基督”(InChrist),1692年则是“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etEcclesiae)。哈佛早期印章展示三本翻开的书本,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之间的动力关系。
13、湘雅校训是“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
14、美国著名私立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
15、我的自觉,我的勤奋,我们得到的精神,都是从这个校园养起的,都是因为校训而拥有的。
16、柏拉图:“尊重一个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哈佛的校训就是为了告诉学生要永远的把真理放在第一位,任何事务都不能胜过真理。要永远的推崇真理,求真务实的做人,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真理无处不在,有些时候小事中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发现真理,尊重真理,实施真理。
17、哈佛的一份最早期文献——1642年的学院法例如此写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考虑以认识神与耶稣基督为永生之源,作为他人生与学习的主要目标,因而以基督作为一切正统知识和学习的惟一基础。所有人既看见主赐下智慧,便当在隐密处认真借着祷告寻求他的智慧。”
18、中南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很大,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和项目资助,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不只是口头鼓励或者是发个奖状意思意思。中国大学生创业网落户中南,就业方面中南数次被评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大学,而且在一入学就有生涯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定位,以期来日成功成才,
19、早期校训
20、美国建国后,消灭了基督宗教专制,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后追求真理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事业才逐渐兴盛起来,哈佛大学校训最终被确定为“真理”
21、湘雅是一部用湖湘文化之笔书写了百年才沉淀下来的医学史诗。《湘雅健康》杂志创刊之际,我们怀着敬重的心情,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湘雅精神的内核,让湘雅这座医学文化的宝藏,以太阳的姿态走近渴求健康知识的大众百。湘雅是湘雅人的湘雅,也是中国人的湘雅,更是世界人们的湘雅。
22、基督教校训
23、在学校里,我们要遵守纪律,尊重老师;在班级里,我们要团结友爱,共同拼搏;在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好读,温故知新;在比赛上,要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去竞争。
24、哈佛大学校训早期是“真理”(Veritas,1643年)、“荣耀归于基督”(InChristGloriam,1650年),以及“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etEcclesiae,1692年)。哈佛早期印章展示三本翻开的书本,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之间的互动。
25、无独有偶,现在初三的我,对于学习已有些厌倦。不知是因为坚持两年的奋斗,精神疲乏了,还是我前进的动力已快消失殆尽。我,常在课堂上走神,讲话;在与同学讨论时,少了一分讨论的积极性;而面对老师,却有点想避开。我是怎么了?是时间?是成熟?把原本那个积极的我给淹没了?刚开始,我还一直以为那只是因为成长,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事。然而,当我又一次清楚地看到校训时。我明白了:我只是在自欺欺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身的懒惰,造就了自己现在的颓丧样。
26、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鲜明个性,更是鞭策我,伴我成长的动力!
27、非常明显,这些校训,都是在美国建国前的宗教专制时期。当时,从1607年在詹姆斯敦建立殖民地开始,直至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除少数例外情况外,北美洲各英属殖民地都有法定宗教。在纽约和南方殖民地,英国国教会(ChurchofEngland)享有与在英国相同的地位;在新英格兰则是以各种形式的基督教公理制(Congregationalism)为主。这些殖民地一贯歧视天主教徒、犹太教徒,甚至持不同观念的新教教徒,更不用说对自然神论、多神论、无神论等信仰者的歧视和迫害。
28、“求知明理,以就懿德”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求知”便是求得知识,探索知识;“明理”便是明白道理;“以就懿德”便是可以成就美好的品德。
29、“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30、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培养人的性格品德,是先教做人的道理,再传授知识的地方,所以把先做人后成才做为校训。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
31、美国建国后,消灭了基督宗教专制,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后追求真理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事业才逐渐兴盛起来。哈佛大学校训恢复为最早确立的“真理”(Veritas),这个单词就一直印在哈佛的标签校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