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佛经里比较有禅意的话【128句】
- 2024-11-28 14:59
佛经里比较有禅意的话
1、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2、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3、“空手把锄头”一句,乍看似乎不通,既然是空手,怎么又说是把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是骑水牛呢?人从桥上走过,分明是看到桥下的水在流,怎么说是桥流水不流呢?其实,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希望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深林。
4、——布袋和尚
5、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6、这光影寂灭间的忧郁和无奈
7、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8、禅意,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
9、极乐世界[jílèshìjiè]: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出处:《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11、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12、@乐都悠悠,这个故事片段选自安徒生的童话《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我为故事里这个年轻人故弄玄虚的小伎俩忍俊不禁。年轻人不仅自己喝了酒、吃了肉,马皮还买了一个好价钱。而且戳穿了女人的不检点,还给她留了点面子。平息了一场有可能发生的家庭矛盾。
13、“禅意”指清空安宁的心。也做佛教术语。指禅心,清静寂定的心境。出自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绵绵是指微细,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緜緜无绝期。”禅意绵绵表示一个人长期保持一颗清空安定的心境。
14、身是菩提树,
15、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16、再不会因风雨哭泣
17、首先,荷花是神圣高洁的代名词。荷花从尘土中出来,却不沾染任何脏东西。所以中国人民把荷花爱莲说中的名句来作为自己的人生标杆。2、其次,荷花是友谊的信使和象征。中国古时候乡间就有秋季到来大家通过采集莲花来想念友人的习惯。3、还有,荷花是清廉为官的象征,青莲让人自然联想到清廉。为官清廉才能得民心。4、不仅如此,荷花还是爱情的象征,古代便有藕断丝连一说。
18、功德圆满[gōngdéyuánmǎn]: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出处:隋·隋炀帝《入朝遣使参书》:“奉五月二日诲,用慰驰结,仰承衡岳,功德圆满,便致荆巫。”
19、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20、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21、花生花殇,花意难负碧苍,生死两茫茫。
22、因为那些习题般的顿悟
23、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是夫妻恩爱的象征,莲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
24、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25、返照回光[fǎnzhàohuíguāng]: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26、——憨山德清
27、但是西方宗教经过中国文字的翻译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词,所以西方宗教的某些意境,也用这个词来表达。
28、在东方。
29、藏诗十首,一花一世界,好好一叶一菩提。
30、多少次在灯下咏叹
佛经里比较有禅意的话
31、——慧能
32、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33、“去与来时事一同”,在死生之间,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是什么呢?就是迷惑。人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到最后一无所得。
34、超度众生[chāodùzhòngshēng]: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口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因此在寺里念了这一夜佛。却有甚事谈论?”
35、莫使惹尘埃。
36、其表达的是一种思想和境界。
37、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38、——善慧
39、——佛曰
40、古人云,虽有百疵,不及一恶,恶中之恶,为毁人也。
41、在佛教中是神圣洁净的圣物,在人们心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出淤泥而不染,花开成莲的过程,暗合了佛教中从修炼到开悟的过程
42、——慧开
43、一、《辞世颂》宋.释道济禅师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44、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5、原来年轻人是要到城里去卖马皮的。走着走着天黑了,他想在这农户家住一晚,结果被女主人轰了出来。他看见院子里有一个平顶的茅屋,索性就上去睡了。他翻了个身,刚好从主人房间没有关好百叶窗缝隙里,看见了女主人和牧师喝酒,也看见了藏酒肉、藏人。
46、然后,农夫和年轻人继续喝酒,农夫要买年轻人的魔法师,年轻人不卖。最终一番口舌之后,农夫用满满的一斗钱,买了魔法师,也就是年轻人带来的这个包袱。年轻人的条件是他要在这里住一宿,而农夫的条件是把这个箱子拉走,他再也不想看见这个箱子了。
47、农夫回来,发现房顶上睡着一个年轻人。就招呼他下来,年轻人背着个包袱,里面放的就是马皮。他说:“我是过路的,想在你这里借宿一晚”。农夫答应了,让年轻人进了屋。并让女人给他们弄饭,女人端来了两大碗稀饭。
48、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49、“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50、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51、思念伴随那个涌落心怀的信笺
52、农夫又问:“魔法师又说什么了”?年轻人说:“它说还变出来3瓶酒,也在灶里面”。女人听了只好把灶里的酒拿出来。农夫喝了酒,非常高兴。心想自己要有这样一个魔法师该多好啊。
53、此中三昧[cǐzhōngsānmèi]: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出处: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54、——神秀
55、农夫饿了,端起碗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年轻人把包袱放在桌下,想起刚才看到的酒肉,再看眼前的稀饭,他吃不下去。故意踩了踩脚下的包袱,弄出些“吱吱”响声。农夫问你这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年轻人说:“咳,是一个魔法师。它叫我不要喝稀饭,它已经变出烤肉和鱼来了,就在灶里”。
56、顶礼膜拜[dǐnglǐmóbài]: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57、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央。
58、于跨世纪的重复中
59、有禅意的四个字古语:禅世雕龙、鬓丝禅榻、禅絮沾泥、佛性禅心、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60、农夫又问年轻人,“魔法师还能变什么?他能变出魔鬼吗?”
佛经里比较有禅意的话
61、算缘算命,算不过天意,婆罗断却今生幽情。
62、佛经有云:情不重不生莎婆。莎婆者,红尘也。
63、思念这种类似于出岫的悲喜剧
64、还要等多久呢
65、八万四千[bāwànsìqiān]: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出处:《法华经·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66、三、《醒世咏》明.憨山德清禅师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67、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68、二、荷花的象征风水问答1、沙发后面那面墙上画上荷花可以吗?答:如果色彩过于浓烈,最好不要画。这样会让家人的情绪变得不好,会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情绪不太稳定。反复无常、意志渐渐消沉。2、荷花在自家院子里种植有什么忌讳吗?一般情况下大门前直接开池是不好的,具体看你家环境如何,环境允许的话,还能调节阴阳保证家人平安。使五行流通更加迅速。3、室内摆放荷花的位置室内摆放荷花没什么太多的讲究,但是又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正对着自家门口,还有就是,有荷花的地方一定有水,要根据这一重要因素来确定摆放位置。
69、——鸟窠
70、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哈哈笑几回,
71、遁入空门[dùnrùkōngmén]: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出处:姚雪垠《李志成》第二十八章:“天下重见升平,他自己决不留恋宝贵,功成身退,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72、超尘拔俗[chāochénbású]: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73、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
74、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75、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76、“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的生与死都毫无痕迹可寻,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
77、松花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78、禅意作为一个词,已经不能单独从禅和意2个字分别陈述了。
79、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80、禅意更多偏于与佛教相关的,可以理解为与佛有关的一种意境和意识。
81、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82、心已被未了的结局诱惑的
8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84、月落云天谁漫掩飘零绪雾深江冷抒一纸凭栏意
85、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86、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87、禅意绵绵就是指讲出来的话很脱俗,有深意。
88、——柴陵郁
89、死去活来生过百回
90、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佛经里比较有禅意的话
91、佛教和禅言
92、已使我在此刻揣想出
93、不嵌进阳光的照耀呢
94、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95、禅意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有品格高尚、纯净美好等寓意。
96、心如明镜台。
97、无异于邂逅的一场黄梅戏
98、二、《颂古五十五首其一》宋.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99、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00、了此残生
101、这首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春夏秋冬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就看眼光自然而然地望向何处了。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
102、辩才无碍[biàncáiwúài]: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出处:《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103、也许促成我一路洒歌
104、年轻人说:“当然了,不过还是别让它变了,魔鬼很难看的”,
105、时时勤拂拭,
106、这时桌子底下的包袱又响了起来。年轻人假装认真听了一会,说:“它说已经变出来,就在墙角的那个箱子里。只是看的时候不要把箱子全打开,别让魔鬼跑出来了”。
107、躲不过的佛教和禅言
108、说着年轻人走过去,假装小心翼翼地掀开一点缝,看了一眼,赶快关上了。他说:“还是不要看了,魔鬼太丑了。丑得就像乡里的牧师一样。”农夫说:“哦,那可真够丑的,我最讨厌的就是那张脸了”。
109、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110、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
111、这首诗偈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题是说: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声色美,耳朵喜听各类音声,鼻子闻香嗅辣,舌头喜尝甘甜滋味,身体喜爱柔软触觉,心里喜欢各种分别。一颗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迷魂失魄。而禅师们却只要一闭眼睛,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112、这首诗主要抒发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首联用比兴的手法,春日杨柳一片生机,转眼秋风里菊花黄遍,“才”“又”形容时间之短暂,仿佛一眨眼春光即逝去了,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尾联用比喻直接发表议论,富贵荣华,都象梦幻和飞霜一样容易失去,美好的事物终究不能停留,人生就是充满了这样的无奈。诗句通俗浅显,格律却很严整,鲜明的对照更增添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使人产生共鸣,为之动容。
113、虽有禅意,终也不会痴迷,喜欢听寺院的钟声,喜欢一卷经书,装模作样的相陪,是因为悠悠禅钟,点点经文,会拂醒许多迷茫的记忆,会让怅惆的心灵,可以渐渐归于宁静。
114、为什么思念
115、农夫正在兴头上,他说“我不怕,让他变吧”。
116、我们本来与佛一样,具有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自性的表现)。但由于迷而未悟,不但不得受用,反承此心性之力,起惑造业,由业堕苦。展转沉迷,轮回六道。尽未来际,了无出期。一旦破除执著妄想,则自性现前,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117、男人不在家,女人和牧师在自家喝酒、吃肉。正高兴时发现丈夫回来了,女人赶紧把酒肉藏在灶里,让牧师藏在一个大箱子里。然而这一切都被爬在房顶的年轻人看见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118、农夫说:“好极了”,随后打开灶门,看见女人藏的鱼肉和很多好菜。他以为真是魔法师变出来的,很高兴。女人也不敢说什么,就把菜都端出来了。年轻人又踩了踩桌下的包袱,又是一阵“吱吱”的声响。
119、——无尽藏尼
120、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佛经里比较有禅意的话
121、遍寻前尘多少事无踪是醉是梦是醒有谁能懂?
122、农夫也来到箱子跟前,十分小心地掀开一点,果然看见一张恐惧的脸,和牧师的一模一样,吓得农夫赶快把箱子盖上,后退了好几步。
123、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124、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125、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26、其表达形式往往能使人有所“感悟”。
127、六根清静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前进。
128、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来,“看破不说破,说破面儿不破”。如果说仅仅是“看破不说破”的话,也许不是什么难事,但凡不想多事的可能都能做到。但是要做到“说破面儿不破”的话,就得需要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