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优选75句】

  • 2024-11-29 02:41
  • 编辑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2、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口服,欲擒故纵,出处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量效,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良良优且货

3、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5、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7、歇后语:

8、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七擒七纵,淡泊明志,俭以养德,鞠躬尽瘁,伏龙凤雏,三足鼎立。

10、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1、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2、董卓进京,不安好心。

13、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7、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8、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9、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0、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1、刘备借荆州,没打算还。

22、孙坚发誓,应了。

2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5、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26、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27、《出师表》、《后出师表》两文孔明先生写的也俱佳

2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9、——诸葛亮《戒子书》

30、一句俗语,叫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现在我们都已知道,此处的“皮匠”原指“裨将”,是指军队中的副将。这句话的寓意为人多力量大,流传至今,此已成经典。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3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听说原来为“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裨将者,副将也”,因“皮匠”与“裨将”谐音,故有此一说。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3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3、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34、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35、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6、这歇后语的本意就是说虽然诸葛亮非常聪明,但是只要我们人多,一起思考,集思广益,最终就能想出超越诸葛亮的计谋,这话常常被用来告诉人们要团结一致,一起想办法,不要各行其是!

3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8、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39、许诸斗马超,赤膊上阵。

4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4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4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43、曹操做梦,会杀人。

44、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4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46、孔明借东风——神机妙算

47、歇后语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容人多力量大,主意多,群策群力那怕遇到困难总会想到一些办法出来。并不是真正的能比得上诸葛亮。

48、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49、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5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1、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52、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5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5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55、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56、谢谢提问。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真是不少。下面挑比较有名的列举一下

5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8、孟获,三国时期益州建宁郡人。三国时期南中一带的首领,曾加入雍闿的叛军,后投降蜀汉,官至御史中丞。《三国志》本传中并未记载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史籍中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七擒孟获”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5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60、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61、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62、诸葛亮放孟获歇后语是欲擒故纵。

63、欲擒故纵一诸葛亮放孟获

64、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65、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66、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67、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68、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9、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70、诸葛亮吊孝——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闲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巴丘吊丧。

71、刘备种菜,糊弄人。

72、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7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74、事实上,在这句俗语中,三并不是特指三个,而是泛指很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常是用三来指代更多的意思。语中的皮匠其实也并非是做皮子的工匠,而是指“裨将”,也就是古代军中的副将!

75、这句歇后语是: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