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论语中关于孔子的名言【精选81句】

  • 2024-11-30 17:13
  • 编辑

论语中关于孔子的名言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2、扩展资料: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当我们忙完了一个阶段的事情后,利用暂时的忙里偷闲,回顾曾经的点点滴滴时,才发现我们不能变成工作的奴隶,我们要学会思考和总结,要让我们的工作充满坚持和成长才行。

8、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说他好,也一定要去考察。

9、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0、生活中,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多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你一时只能理解其中的一点,当但你经历多了,见识丰富了,你再去看时,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生活就是这样多方面性的,当你对一句话不理解时,你是选择遗弃它,还是深入的去思考?当你多次的去深究它的时候,你将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论语中关于思考的名句:

13、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为感悟,写一篇文章

14、忠,忠心也。忠于本心忠于己心。恕,如心也。爱人如爱己,即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亦为”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仁“是”忠恕“之道的表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出于本心及与他人。而”礼“是”仁“的具体实施准则。所以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7、不学礼,无以立。

1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9、《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的“贤”与“不贤”是指:人的能力水平。而《论语》中另一句孔子的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善者”与“不善者”,是指人依据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正是因为人的成功与失败,与自身的能力水平和自身的优缺点有关,所以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完全可以与《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以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联系。

20、分析: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21、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22、译文: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中关于孔子的名言

31、罔,作蒙蔽,欺骗解;殆,书指危险。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

3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3、《论语·里仁》篇中有孔子对自己思想的总结,虽然是借由曾参说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5、论语一书中关于理性思考的经文有几处,今举其一例。

36、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7、答:释义

38、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

3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1、这章经文所阐的道理,就是要人们学会理性思考,不可人云亦云。要有独立意识,要能理怯思考,才能了解真相。

42、【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注】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44、放于利而行,多怨。

45、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46、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4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1、(“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3、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卫灵公》

5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5、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9、【解】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

6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论语中关于孔子的名言

6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4、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6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66、《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6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8、《论语》中论及学习与思考两者之间关系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0、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71、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2、指的是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

73、对于学过的旧知识,你要常去温习它,你将会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你收获的就会更多,你比别人懂得的就会更多,这样在某方面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74、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

7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6、孔子说:“一个君子啊,就应该专心的追求和践行‘道’,不要把心思放种庄稼、种菜上,你们去耕地,也不一定能种好,很可能还会饿肚子,你们好好悟‘道’,有了真本事,还怕以后没有好工作吗?君子只会担心自己有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道’,是不会去为贫苦担忧的。”

77、《论语》中论及学习与思考两者之间关系的名言

7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8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