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文案 > 正文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精选96句

  • 2024-11-28 02:27
  • 编辑

1、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2、所以君子的命运是流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一切都操在自己的手上,故说君子有造命之学。

3、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4、⼈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

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

6、治⼤国,若烹⼩鲜。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知⽌可以不殆。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君⼦不谓⼩善不⾜为也⽽舍之,⼩善积⽽为⼤善;不谓⼩不善为⽆伤也⽽为之,⼩不善积⽽为⼤不善。

11、⼈之所畏,不可不畏。

12、恃富欺贫之⼈,不可近他;反⾯⽆情之⼈,不可交他。不知进退之⼈,不可说他;说谎扯骗之⼈,不可信他。轻⾔寡信之⼈,不可托他;酒后⽆德之⼈,不可请他。时运未⾄之⼈,不可欺他;不识⾼低之⼈,不可理他。

13、——老子

14、⽇极则仄,⽉满则亏。物极则反,命⽈环流。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6、随心所欲,随性而为,

17、民之从事,常于⼏成⽽败之。慎终如始,则⽆败事。

18、道⽣⼀,⼀⽣⼆,⼆⽣三,三⽣万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19、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20、吾者我也,此明太上⾃⾔,吾不知其名,强名⽈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我为,缘道法⾃然,不能名号,⼀则从有⼊⽆或从⽆⼊有,隐显⽆⽅,存亡⾃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道。

21、飘风不终朝,骤⾬不终⽇。

22、⽆狎其所居,⽆厌其所⽣。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知不⾃见;⾃爱不⾃贵。故去彼取此。

2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4、⼤道以多歧亡⽺,学者以多⽅丧⽣。

25、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26、道家名⾔

2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2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9、”(第八章)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30、吾⽣也有涯,⽽知也⽆涯。

31、⼈有盗⽽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贫者,贫者未必廉。

3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34、上善若⽔。⽔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恶,故⼏于道。

3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6、是以圣⼈抱⼀为天下式。不⾃见,故明;不⾃是,故彰;不⾃伐,故有功;不⾃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7、逍遥于天地之间⽽⼼意⾃得。

38、⼤成若缺,其⽤不弊。⼤盈若冲,其⽤不穷。⼤直若屈,⼤巧若拙,⼤辩若讷。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0、“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1、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42、道家箴⾔警句

43、天之道,损有余⽽补不⾜。⼈之道则不然,损不⾜以奉有余。

44、⽆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6、有物混成,先天地⽣。寂兮寥兮,独⽴⽽不改,周⾏⽽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道,强为之名⽈⼤。⼤⽈逝,逝⽈远,远⽈反。

4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犹难之,故终⽆难矣。

48、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49、俗⼈昭昭,我独昏昏。俗⼈察察,我独闷闷。

50、吾⾔甚易知,甚易⾏。天下莫能知,莫能⾏。

51、多⾔多败,多事多害。

52、人生的际遇有时就像打桥牌,运气好时你会拿到好牌,运气不好时你就会拿到烂牌。没有人会永远行大运,也没有人永远行恶运。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拿到烂牌不一定包输,拿到好牌也不一定包胜,想要在人生中的牌局获胜,并不是靠求神问卜,最重要的关键是在运气不好时要沉得住气,用自己的无上慧心,要用大智慧,想尽方法如何把烂牌打成好牌!

53、知⼈者智,⾃知者明,胜⼈者有⼒,⾃胜者强。

54、知者不⾔,⾔者不知。

55、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

56、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爱分享的人,能量常流通,多有好运气。

57、“命由我立”,命是我的,我能造命、立命,我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58、此处原是老子“小国寡名”的政治理想的体现,从中也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学,即顺从自然。他认为在当时,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生活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描绘出一幅各家各户自得其乐的美好图景。

59、让他三分,岂不⾃在;忍耐⼀刻,何等清闲。

60、⼈之所恶,唯孤、寡、不⾕,⽽王公以为称。

61、清者天之⽆也,浊者地之⽆也,皆因清浊之⽆⽣育万物,世⼈若求长⽣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浊之所⽣。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能坚守于⾄道,⼀切万物⾃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来归之,⼈能清虚寡欲,⽆为⾮欲于⾄道,⾄道⾃来归之于⼈,但能守太和,元⽆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

62、⾮彼⽆我,⾮我⽆所取。

63、好像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64、⽆极⽣太极,太极⽣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卦,⼀卦变⼋卦,⼋⼋六⼗四卦三百⼋⼗四⽘。

65、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

66、“福自己求”,你若修福就有福,修慧就有慧,能福慧双修更好。心即福田,此福是向里边求,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德行?有,就有福,若无德行就无福。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7、如果说命由天定,那么又算来何用?闲时如能勤修佛道,广种福田,或多读些激励书丛,自能破迷开悟,得般若妙慧,你后天的运势肯定可以完全改造,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这个意思!

68、图难于其易,为⼤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是以圣⼈终不为⼤,故能成其⼤。

69、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坚。⽆有⼊⽆间,吾是以知⽆为之有益。

70、道教始祖老子说:“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行!”

71、多⾔数穷,不如守中。

72、你生来并没有人叫你去做恶,然而你做恶,你的命运就会改变,由好命变成壊命。

73、”(第七章)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74、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75、你生来并没有人叫你去做善,而你去做善,这也能超出命运,由壊命变成好命。

76、⼈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77、”(第二章)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

78、春去春来,花谢花开,不留一点痕迹,更不知去往何方,所以,无常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任何人和事都无法永恒。

7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焉,有不信焉。

80、祸莫⼤于轻敌,轻敌⼏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1、为⽆为,事⽆事,味⽆味。

8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3、莫逆于⼼,遂相与为友。

84、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85、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86、天下有道,却⾛马以粪。天下⽆道,戎马⽣于郊。

87、——荀夜羽

88、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89、⾕神不死,是谓⽞牝。⽞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之不勤。

90、圣⼈不积,既以为⼈⼰愈有既已为⼈⼰愈多。

91、这是告诉人们适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则,不能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但要注意,此处“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隐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胀,不把持,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92、知⾜则不辱,知⽌则不殆。

93、“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行不义,必遭天惩,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就是这个意思。

94、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95、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96、虚、静都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与外界的干扰而变得不安。所以老子劝导人们不争功名,不求私欲,让心灵回复自然的状态,顺从自然的法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