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精
- 2024-11-28 08:20
1、“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的《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持躬类、摄生(附)、存养类、接物类、齐家类、敦品类、处事类、悖凶类、从政类、惠吉类。
2、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
3、志之所趋无可阻挡什么意思?坚持自己的志向,努力下去是没有人或者是事物阻挡你的。志之所趋不可阻挡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志向要达到的地方,是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抵挡的。志之所趋意思?这个词出自《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
4、典故原文是:
5、这句话出自《格言联璧》。
6、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出自《格言联璧》。
7、这句话的意思坚持自己的志向,努力下去,是没有人或者是事物阻挡你的呀,就是鼓励你一直向前。
8、无远弗届,属于成语,指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9、“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的意思如下:
10、距指边缘,指到很远的地方。穷山距海,指到达山的尽头,海的边际。可以引申翻译为极高的山宽,极辽阔的大海。
11、这句话出自《格言联璧》
12、限指限制或阻止。
13、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14、志指志向、理想、目标或者意志。
15、“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穷山距海,也不能限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有如何坚固的防御,他总能到达.精锐之师,也不能阻挡.
16、这个词出自《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17、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出自《格言联璧》
18、意思就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19、“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其实是在讲人的精神意志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追求,就会为此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同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如果有坚定的追求,也会为此付出努力,直至最终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20、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即使是极高的山宽还是极辽阔的大海,也不能限制他前进。
21、作者介绍: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2、时代所向志之所趋的意思是时代的方向就是个人理想所往之处
23、释义: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穷山距海,也不能限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有如何坚固的防御,他总能到达。精锐之师,也不能阻挡。
24、这句话的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25、“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出自清代学者金缨的《格言联璧•学问篇》,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志向远大,那么他志向所指的地方,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26、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座右铭,用来勉励自我。那么,就可以选用“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因此,这是一句简短而实用的话,值得摘抄和铭记哦!
27、这句古语出自清朝的古籍《格言联璧》,完整的原文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28、这个句子出自清代学者金缨编著的《格言联璧》,原文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29、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30、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什么不能到达的地方,也就是只要志向所趋,即便再远,也可以到达。
31、《格言联璧》
32、《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