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文案 > 正文

含静字的诗词【100句文案摘抄】

  • 2024-11-30 04:01
  • 编辑
含静字的诗词

1、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4、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5、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6、你的名字里,藏着最美的诗词,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9、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10、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11、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4、澹泊明志,宁静致...静若处子,动若脱...静影沉璧树欲静而风不止静如处女,动如脱...风平浪静淡泊以明志,宁静...百动不如一静息迹静处夜深人静买静求安静言令色夜阑人静静极思动鸦默雀静鸦默鹊静静言庸违静观默察鸦没鹊静娟好静秀六根清静夜静更阑一动不如一静平心静气仪静体闲鱼沉雁静沉心静气恭默守静沈心静气夜静更深动静有常清静无为沈静寡言屏声静气树欲静而风不停沈烽静柝更阑人静树欲静而风不宁神闲气静沉烽静柝风恬浪静四海波静偷闲躲静冷眼静看更深人静沉静寡言沉声静气更深夜静平风静浪沈声静气

15、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7、长安冬葅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18、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19、【含静字的诗词】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20、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21、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2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23、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24、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25、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

26、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27、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28、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29、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倏忽银台搆,俄顷玉树生。

30、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3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2、【含静字的诗词】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3、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34、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5、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36、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37、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38、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9、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40、龙飞凤舞狼吞虎咽龙腾虎跃虎背熊腰狐假虎威风吹雨打风调雨顺风风雨雨风雨同舟见风是雨风轻云淡白云苍狗万里无云云烟过眼云屯雨集

4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3、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44、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45、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46、《忆江南·衔泥燕》唐代牛峤忆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空梁落燕泥》唐代顾况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旧点痕犹浅,新巢缉尚低。不缘频上落,那得此飞栖。

47、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48、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49、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50、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1、点击蓝字古诗词赏析,免费订阅天天学诗

52、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53、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54、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55、译文: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56、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57、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58、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59、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60、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61、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62、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63、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64、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6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6、治身不静则身危,养生之道在于动。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自静其心延性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情在动静之间:缘分在聚散之间。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唐代诗人杜牧《将赴昊兴登乐游原一绝》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清代官员、诗人张问陶《月夜书怀》千门春静落红香,宛转莺声影绿杨。清代学者朱受清《春莺曲》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宋代诗人刘兼《新竹》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北宋文学家苏轼《夜泛西湖五绝》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宋代诗人王庭珪《移居东村作》

67、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68、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69、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70、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71、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72、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73、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74、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

75、「诗词鉴赏」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76、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77、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

78、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骛池。

79、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80、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81、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82、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83、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84、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85、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86、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87、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

88、嫺雅,犹沈静也.——《后汉书·马援传》注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张衡《上林赋》或骨体娴丽.——《论衡·定贤》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曹植《静思赋》今边兵惟习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明史·戚继光传》这花生,已弃诗书而娴韬略.——《画图缘》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89、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90、十副经典对联,说不尽的妙趣故事

91、译文:绕过空亭,步上石桥,我独自闲步,觉得这静谧中的情趣举世无双。山林的蝉儿,边叫边飞穿过空疏的门户;野生的青藤曲屈盘绕,伸入破败的小窗。

92、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93、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9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95、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96、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97、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98、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99、窥:视,看。怜:爱。绿:指水色。

10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