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含有乐器的诗句【100句文案摘抄】
- 2024-11-30 10:32
1、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2、《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它的别名是:(A)
3、初学篆刻时,齐白石经常不得要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5、这种乐器当时名为秦琵琶、汉琵琶,样子和现在的中阮极其相似。
6、1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7、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
8、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9、“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10、闵惠芬与《二泉映月》相识很早,还未入学时,她就听到父亲的演奏,“记得我父亲从中央音乐学院放假回乡下掏出各种乐器练习时,我被吸引得寸步不离,呆听呆看的感觉,手指飞快舞动的是《空山鸟语》,最长最悲哀的是《二泉映月》,最激烈的是《十面埋伏》。”
11、闵惠芬在1963首届全国二胡比赛中演奏过此曲,但对闵惠芬来说,对《二泉映月》最刻骨铭心的经历是1972年。当时文革尚未结束,一位同学偷偷给她一张阿炳的原版录音,此后,她便趁排练之余,在上海电影乐团的一间储藏室里,伴着25瓦的电灯,偷偷练了半年,她从原版乐声中捕捉到阿炳心曲的真髓,她视这段经历为“得阿炳真传”。闵惠芬以曲为兰本,赋诗如下:
12、【两句含有乐器的诗句】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交相辉映。
13、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4、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
15、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16、雨法雨音乐专辑——每晚9点准时更新!
17、“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18、1“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19、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20、琵琶是创新融合后的产物,而阮咸则是一直坚持传统的产物。
21、1《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2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问()
23、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24、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
25、月下一叶孤舟独对枫林,吩咐弹奏鸣筝以排遣客情。
26、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
27、(1)昔人已乘黄()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8、同样飘逸高举的李白则说:
29、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30、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1、“吴丝蜀桐”代指箜篌这种乐器,“高秋”是令人气爽神清的季节,也是晴空万里的高高的天空。你看,箜篌这种乐器“张”起了一个季节,“撑”起了一片天空。
32、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33、明清琴虽无大的创新,但在形态和琴曲上都比唐宋两朝更为丰富了。
3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5、高蒸惊门水辟溜穷云大无中己手
36、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7、他弄回许多石料,刻完磨掉,磨完再刻。屋内一个地方弄湿了,换个地方再继续......直到整个屋子没有一块干爽的地方为止。
38、A、《孟子》B、《庄子》
39、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
40、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41、1“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4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43、描写珍惜时间的诗句。
44、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
45、×解析:《乡村四月》没有孩童形象。
46、闵惠芬出生在民乐之家,母亲周凤珍女士是家乡宣传队的好歌手,父亲闵季骞先生当时就读于国立音乐院(当时院址设在天津)国乐组,师从一代宗师杨荫浏先生研习乐理、兼习三弦;师从曹安和先生学习琵琶;师从储师竹先生主修二胡;师从程午嘉先生学习打击乐器;师从曹正先生学习古筝。毕业后在阳艺术师范从事民族乐器工作,由于会多样国乐器,在当时有着“国王”之美誉。从那一件件乐器中传出来的声音总能深深吸引着小小年纪的她,她痴痴地看,静静地听,音乐引起她无限好奇与遐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她,音乐在幼小的心里落了根。
47、关注后发送消息“558”
48、17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49、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5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1、A、朱淑真B、秦良玉C、李清照
5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3、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54、三千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对偶、夸张()
55、绿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6、【两句含有乐器的诗句】很多准艺考生都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学习艺术。没关系,朱雀琴行艺术中心为你提供试错的机会,试一试不就知道啦?
57、1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5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59、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
60、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61、()()()()()()()
62、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
63、众所周知,古琴最独特也最重要的音色就是“按音”,或者说“走手音”,而按音必须是在右手弹拨的同时,左手紧紧地把琴弦压在琴身上左右滑动才能产生。曾侯乙墓琴起伏的造型和纹路,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完成“走手音”。
64、希想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诗词作品一如她奉献给我们的音乐,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65、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乡村四月闲人少
66、如果没有舂簸筛拣这些惟精的工夫,米就不可能纯净洁白。
67、吁!咏怀捐躯英魂,悲苍疆场泪血。
68、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69、进入明清的时候,阮逐渐式微,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以至失传近百年。
70、10“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71、闵惠芬难掩二胡艺术走出国门、繁荣发展的喜悦,诗中融二胡千年历史和现实、艺术美学、文化内涵于一体,字里行间透露出以她为代表的一代二胡大家对二胡未来的美好憧憬,特别是诗尾“喜上眉梢泪欲飞”一句饱含的情怀与“诗圣”杜甫初闻收复河南河北时“涕泪满衣裳”的情怀如出一辙。
72、A、《长歌行》B、《短歌行》
73、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
74、“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75、√夸张√设问√
76、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77、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78、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79、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81、1977年5月,在上海交响乐团排练厅,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闵惠芬演奏的《江河水》后,感动得伏案恸哭许久,并说“诉尽人间悲切,听起来痛彻肺腑”。这一事情报道后,引起乐坛上的震撼。小泽征尔对闵惠芬演奏《江河水》一曲的评语是中国文艺评论中被引用的最多的一句。报刊中也多有人把这一评语与小泽征尔评姜建华演奏的《二泉映月》为“跪着听的音乐”的评语误引的情况。
82、呜呼!感叹华裔汉胄,力创丰功伟绩,
8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84、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李白
85、春簸筛拣是惟精的工夫,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米纯净洁白。
86、24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87、就是在这有意无意之间,诗歌在罗列意象时,意象的排序很重要,意象的连接也很重要。
88、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
89、在音乐体裁中有“音画”,上面这几首诗可称为“诗画”。诗的画面感都极强,这几首“诗画”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清爽、温馨。天上人间充满真挚的爱。
90、“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91、解析:答案要点中英联合整理研究、在西班牙出土的中国唐代到宋早期的陶瓷残片、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将这些要点串联起来就是答案。
9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3、第我们看一下“吴丝蜀桐张高秋”这一句中罗列了哪几个意象?这几个意象又是如何连接的?
94、那你就需要去塑造你自己的身材!我们无法决定我们的身高,因为那是我们先天的东西,但是身材这个事情,是后天可以努力的。
9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凭中国弹箜篌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96、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瑟,古琴)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古琴,筝)知道的就这两句比较准确了~~
97、艺考中,考官们是挑选好苗子,不是要挑选一个成熟的演奏家,所以考官们十分看重考生的基本功。
9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99、(翻译)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100、闵惠芬的诗词创作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答友人》作于1987年9月17日,这是一个特殊的记忆。这一年,演奏家走出6年6次手术15次化疗的漫长的生命危机,应中央民族乐团的邀请赴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临行前,友人孙逊、孙菊园伉俪置酒为闵惠芬壮行。6年噩梦终已远去,闵惠芬再续凌云壮志,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