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文案 > 正文

爱莲说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摘抄61句

  • 2024-11-17 02:44
  • 编辑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赞美莲花的纯洁和高雅,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和精神境界。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尽铺排描绘莲花的美好形象,后半部分则是通过莲花的比喻意义,以及作者的自况,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慨,即对于那些能够保持莲花般纯洁的人的赞赏和向往。特别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表述,成为了文章的中心题意,展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崇高品质。

3、《爱莲说》的中心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从文章中可以延伸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爱莲之人对于莲花的追求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也可以延伸到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5、《爱莲说》赏析

6、《爱莲说》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突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7、《爱莲说》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心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

9、《爱莲说》写作思想感情

10、这句话表达了莲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和美丽的品质,暗示了莲花象征着纯洁、高尚和坚强的品质。

11、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现的内容却是丰富的。这里有爱花史的概述,有对莲花的描绘,有对诸花的品评,有自己感情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的主旨,宜接写莲,约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详略得当,而无文意不足。

12、赏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

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爱莲说》的中心主旨是:作者通过赞美莲而体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精神。

15、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6、爱莲说全文的主旨句是“爱莲之人,常沉湎于淡泊之境。

17、”2.这是因为文章中描写了爱莲之人的心境,他们对莲花的美丽和高洁之情难以言表,但又常常无法得到自己所爱的莲花,因此感到苦闷和无奈,只能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8、《爱莲说》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0、爱莲说全文的主旨句是“爱莲之人,常苦于心,而不能得其所欲,故有感而发之语。

21、相对于菊的“隐逸人格”和牡丹的“世俗人格”来说,莲是一种“君子人格”。因此,文末最后的感慨,与其说是千年前的感喟,莫如说千年后的叹息。“桃花源”失落之后,真隐者无处可寻。

22、《爱莲说》是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此文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美。

2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4、这一主旨句也是整篇《爱莲说》的核心思想所在。

25、《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26、《爱莲说》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7、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28、《陋室铭》主旨:通过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分析证明了“陋室不陋”,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9、《爱莲说》创作背景: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人称濂溪先生。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

30、《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1、”2.这是因为全文通过描写爱莲之人的心态和行为,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

32、对于以振兴儒学为己任的周敦颐来说,君子人格才是他所认同的儒家理想的最高峰,那是一种“入世之精神”。因此,菊、牡丹、莲之间远不仅仅是“形式意义”上的烘托与对比,而是人情世态的写实,思想版的呈现。

33、答案:莲,花之君子者也。

34、爱莲说主旨: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

3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36、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7、爱莲说中揭示莲花象征意义的主旨句是:不因污泥而妖艳,不因陋巷而凋零。

3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9、《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40、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1、《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4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43、《爱莲说》的中心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4、扩展资料

45、就是主旨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在《爱莲说》中的句式是对偶句!

46、通读《爱莲说》,明确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所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心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7、主旨: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

48、“爱莲”即爱君子之德。⒈本文借赞美莲花体现了作者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⒉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49、《爱莲说》以莲寓志,写出了作者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品德,特别是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作者还以菊花和牡丹做衬托,菊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莲则象征君子,这实际是三种不同的处事态度和人生追求。作者欣赏陶渊明那样真正的隐士,讥讽流俗对富贵权势的追逐,但他更推崇的是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

50、《爱莲说》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三种花尤其是莲花的比喻义,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不甘屈服于世俗的高尚情操。

51、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篇,其中的爱莲之情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审美情趣,同时也被视为一种精神追求。

52、爱莲说的主旨属于托物言志一类

53、《陋室铭》创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54、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备至的理想人格。儒家推崇的君子具有仁厚、正直、勇敢、自重、独立、坦荡等美德,强调安贫乐道和勇敢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周敦颐正是这样的君子。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深受百姓爱戴;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爱莲说》以莲自况,借莲言志,表达了周敦颐的人生理想和人格追求。

55、这种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如佛教中的涅槃、道家中的无为而治等等。

5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7、《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58、爱莲说,的主旨属于托物言志,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托物言志,作者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了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同时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9、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60、《爱莲说》主旨: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

61、《爱莲说》主旨: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