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文案 > 正文

诗经中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

  • 2024-11-18 00:59
  • 编辑

1、《夏日登车盖亭》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唐·高骈

4、《夏意》

5、明·朱瞻基

6、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一美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7、《初夏绝句》

8、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9、唐·王安石

10、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1、唐·耒鹄

12、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13、《晚晴》

14、清·袁枚

15、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6、《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17、《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18、诗经中的《豳风·七月》描写了新年的景象: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19、译文: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20、宋·杨万里

21、《郑风·野有蔓草》

22、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2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4、唐·孟浩然

25、清·陈文述

26、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8、《夏日杂诗》

29、《仲夏》

30、宋·陆游

3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32、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3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4、唐·贾龠

35、《孟夏》

36、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37、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8、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39、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4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1、宋·范成大

42、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43、《所见》

4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46、唐·柳宗元

47、宋·苏舜钦

48、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好的景物描写可以向读者真实地展现出丰富的生活画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题。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然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诗篇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它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风景、风俗画面,把绚丽多彩的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事物的变化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这些都有助于创造出一个幽雅、浓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在美的艺术享受中,自然就贪略了诗的深层底蕴,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对同样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就是说。境界是由真景物与真感情密切结合而成的。所以好的文学作品紧扣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使情和景紧密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读者、表现主题。例如《卫风·硕人》一诗,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因为全诗经赞美为基调,所以描写的景物应该是新鲜的、活泼的,给人以欢悦、美好的感受。诗的最后一章是这样描写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鲔发发。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写黄河水势汹涌澎湃、浩瀚无涯的壮丽景色,以衬托庄姜出嫁时的气派之盛。“施罛,鲔发发。葭揭揭”是庄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机勃勃、活泼向上的欢乐景象,这正是对庄姜出嫁时喜兴心情真实而形象的烘托。以上景物描写还对庄姜的美丽、身世的高贵以及浩浩荡荡高大健美的随嫁队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给人以含蓄优美的艺术享受。  又如《卫风·氓》中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弃回家、路过淇水的时候有两句景物描写:“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主人公被休弃是一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荡荡、汹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溅湿了她的车围子,好象淇水对她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态度。这就把女主人公悲伤的感情融于景——无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过来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凉的心情,给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觉。  以上两例都涉及到了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两诗所表现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们对水的感受也不一样;同样是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是烘托了两个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写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下边我们再看看《王风·君子于役》一诗,该诗第一章有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写:“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下一章略同)《君子于役》是表现役夫的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这三句景物描写是从鸡栖、日夕、羊牛归来的景物烘托出思妇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日之夕矣”是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正是行人当归、合家欢聚的时候,当归不归,就使思妇怀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妇的思念之情了。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绪满怀的思妇看来,是暮色已降,周围是苍茫迷蒙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妇的怀人之情。从“鸡栖于埘”,“羊牛下来”两句里,生动真实地描写出:思妇看到,在红日落山的时候,成群的鸡、羊、牛都回来了,上窝的上窝,进圈的进圈,各有归宿,自己的丈夫却连禽畜都不如,还远在天涯一方,不能归来。这么几句景物描写,通过对思妇愁思环境气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妇的联想,即即景生情,所以发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叹,达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从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风》诗,就是以赋见长的《颂》诗也不乏景物描写的佳例。例如《周颂·良耜》有这么几句: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谢社稷之神的乐歌。诗人是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来进行景物描写的,所以全诗充满了赞美的情调。“挃挃”是收割庄稼的声音,好象今天说的镰刀唰唰响,这就表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大丰收的收获场面;“栗栗”是形容收获的数目之多,这就是把大丰收收更具体化、形象化了。“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是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描绘大丰收的具体景象。“百室盈止”,“百室”在这里也是夸张,极言其多,这句是说所有的仓房都装得满满的。常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所以“妇子宁止”,丰收了,粮食满了仓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兴,安闲无事了。以上有关大丰收的景物描写,就把诗人在大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二、《诗经》的景物描写可以含蓄而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时间及其变化,更好地表现诗的主题。  在诗歌中,有时根据表达需要,要点出时间的变化。有时,时间的变化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暗暗显示出来的,这样就能创造一个动人的、形象的意境,使诗歌就更含蓄、生动、风趣、幽雅,更富有诗的意境。例如《豳风·七月》每章都有关于农事和节令方面的景物描写,象“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鸣,八月载绩”,“四月秀,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等等。这些景物描写形象幽雅,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农奴们一年四季在从事着不同的劳动,从而反映出他们劳动的艰苦和繁重。尤其是该诗的第五章景物描写别具特色,甚为精彩。为了分析方便,现把该章抄录于下: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是紧接上章“四月秀”而来,诗人用一般的物候现象,表示出时间的推移。不过,诗人把斯螽、莎鸡这两个小昆虫的动作写得很细腻,活灵活现,美妙动人,从它们的得意的“动股”、“振羽”的动作里,我们知道这正是昆虫最活跃的盛夏季节。“七月在野”四句是写蟋蟀,蟋蟀先在田野里活动,再入屋檐下,再入户,入床下,从蟋蟀活动的处所由远及近的转移,暗暗点出气候渐渐冷了。这四句景物描写没有用一个表示秋冬寒冷的词,就把季节的变迁、天气的寒冷写得形象具体,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看得见、身临基境的感觉。同时,对下文写“穹窒熏鼠,塞向户”,农奴们作着简陋的过冬准确,也就显得自然,顺理成章了。  在《召南·摽有梅》一诗里,每章的开头用梅子落的景物描写,说明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春年华的消逝,求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的心情。全诗是这样的: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已逾婚期的女子希望男子及时来求偶的诗。诗的每章的第一、二两句是描写随着时间的流逝,梅子的果实坠落得越来越多了,生动形象地比喻出女子青春年华消逝的程度。第一章是说,树上的梅子还多,比喻女子正是青春年茂之时,希望求婚的男子“迨其吉兮”,要趁着吉日良辰赶紧来求婚。第二章是说,树上的梅子“其实三兮”,尚存不多了,已经落下了大半,比喻青春年华已逝去了大半,好景不长了,求偶的要求当然就迫切了,顾不得选择吉日良辰了,所以要求求婚的男子“迨其今兮”,希望抓紧时间马上就来求婚。第三章是说,树上地梅子已经落完了,地上的梅子到了需要用筐来装的时候了,则是女子容貌衰退、青春已过,求偶的心情最迫切的时候,所以她殷切地希望男子“迨其谓之”,只要告诉她一句爱她的话,则可立定终身。这首诗每章的前两句巧妙地采用了梅子坠落的景物描写,表现出女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大,对婚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的心情。此诗通过景物描写,把抽象的干巴巴的时间变化,采用形象化的比喻,变成了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使女子对感情的表达显得更真挚感人,增加了诗的抒情意味。  三、《诗经》中有的景物描写就是比兴手法,可以渲染气氛,引起下文。  《诗经》里用比兴的时候,常常是从周围的自然景物写起,是周围的自然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怀。所以,比喻借助于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豳风·东山》有这么两句景物描写:“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这是在秋雨凉宵中战罢归来的战士看见的自然景物,在这里兼有比和兴的作用。诗人通过对在桑间蜷曲着身子的蜎的描写,和下两句写归途中的战士“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形成鲜明对照。这就容易使战士触景生情,形成一种悲凉的气氛,感到无限的凄苦和心酸。  《诗经》里大量的比兴则是用在每一章的开头。例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每章的开头都是比兴,也是很优美的景物描写。首章是用火红的桃花开得鲜艳茂密,比喻嫁女的娇艳美丽,容姿焕发;第二章是用累累的果实比喻嫁女婚后生儿育女;第三章是用桃树叶子繁茂比喻嫁女身体健康。这些美丽、形象的景物描写,造成一种轻松、欢悦、清新、优美的热烈气氛,表现出诗人对嫁女的美好祝愿。  《秦风·蒹葭》也是用比兴手法描写景物的一首好诗。诗的第一章是这样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开头两句,诗人用茂密的蒹葭结满了白绒绒的霜雪开端,描绘出一幅露重霜浓百草凋零的清秋景象。在这容易引起诗人情肠的景色里,诗人神魂颠倒地思念起意中人来了。她在什么地方呢?眼前是一道弯弯的秋水,她“在水一方”,又“宛在水中央”,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使诗人眼花缭乱、恍恍惚惚,好象意中人就在眼前,可望不可即,没有办法到达她的跟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用比兴手法的景物描写,形象逼真地勾画出一幅肃杀的清秋景象,就把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痴情迷罔、空虚惆怅的心境渲染了出来。

49、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0、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51、《四时田园杂兴》

52、宋·辛弃疾

53、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5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5、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56、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5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8、宋·蔡确

59、《小池》

6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1、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62、唐·裴度

63、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6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6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66、《夏日对雨》

67、《夏昼偶作》

68、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6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70、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71、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7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73、《闻蝉》

74、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75、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76、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7、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78、《山亭夏日》

7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80、《初夏即事》

81、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8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83、唐·施肩吾

84、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85、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8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87、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88、《夏日六言》

8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90、唐·李商隐

91、唐·樊旬

92、《过故人庄》

93、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9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5、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96、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97、《夏景》

9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9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