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文案 > 正文

写夏天的诗句有哪些

  • 2024-11-20 15:19
  • 编辑

1、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2、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3、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螺《夏日题老将林亭》

5、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6、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7、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入水的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8、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9、释义:

10、杨万里(宋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3、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4、《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5、杨万里(宋代)·《夏夜追凉》

16、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1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18、《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23、李商隐(唐代)·《晚晴》

24、-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5、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26、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27、向左转|向右转

28、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

29、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30、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3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32、苏轼(宋代)·《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4、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6、范成大(宋代)·《夏日田园杂兴》

37、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38、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0、《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1、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42、辛弃疾(宋代)·《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3、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叹》

44、描写夏季的诗句很多,挑选几首有意境奉上。

45、描述“夏天天气多变”的诗句有:

46、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47、晏殊(宋代)·《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4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4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50、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51、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52、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

53、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54、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5、夏季时间快的诗句有:

56、杨万里(宋代)·《小池》

5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8、欧阳修(宋代)·《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5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60、出自唐代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6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62、白居易(唐代)·《观刈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