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家风家训的故事
- 2024-11-22 11:58
1、严禁虐待下人。
2、五、曾国藩
3、饭菜实行等级分餐制,各夫人与子女分别在自己房间用餐。
4、上一代(也就是爸爸的年代)家风很不错。爷爷一人养六个子女,大家总是没有抱怨,该上课时就上课,兄弟姐妹们从未因食物而起过争吵,都是能公平公正的平分。每人基本都能吃饱,所以老爸那代的家风很好吧!
5、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6、一、司马光
7、严格的作息时间,外出活动一律不允许超过晚十点钟。
8、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9、书香门第:旧时指出自读书人家庭,泛指好的家庭背景。
10、四、朱德
11、形象的反映了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影响。也指家庭中一些坏习惯、坏观点或行为会代代相传。有些家长只是把一些理论用于教育孩子,自己做的却很差。在发现孩子做的也很差的时候打骂孩子而不自己检讨。身教远远重于言传。
12、勤俭持家: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之意。
13、张作霖有6位夫人、8个儿子、6个女儿,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治家过程中,张作霖制定了多条极为严格的家规:
14、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
15、重视子女文化教育,聘名师为子女启蒙。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须由他一人包办。
16、林则徐家风
17、家规,家风后隐藏的故事可多了,请期待我的续集吧!
18、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19、他循循善诱地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后,女儿朱敏还在苏联学习,每次回国朱德总要问她是不是学习了毛主席著作。由于朱敏从小生活在国外,中文水平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镜,让朱敏坐在他身边,教她一字一句地读。
20、孔融让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21、第三条家规来源于……
22、林则徐曾写对联表达教育思想。“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23、第二条家规就是勤俭节约,你一定会问,这条家规来源于谁呢?这条家规来源于我小姑姑,姑姑历来节俭。平时把洗菜、洗衣服用过后的水用来冲厕所,从不浪费一滴。儿时一双破旧的老布鞋上,长满了一个又一个的补丁,破了又补,补好再穿。可不像我们现在破了就不穿了,买新的。姑姑的好品质延续至今,于是家里就用俭以养德来提醒后人。
24、三、钱基博
25、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26、最后一条家规的老大是我,我不时丢三落四,考试粗心,便考得一塌糊涂,长期不爱锻炼,造成体弱……总之有关我的都是家中的禁忌。
27、张作霖家风
28、实行严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时支取。
29、你应该想问,家规如此严格,那么家风应该很不错吧!我就如实回答你。
30、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31、学习,是影响朱德一辈子的事情。为“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朱家节衣缩食送朱德走上了学习的道路,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学习,也是朱德一辈子最为关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并且强调“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
32、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称。
3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
34、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35、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
36、关于家风的小故事有:
37、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38、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39、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
40、琴瑟调和:比喻夫妻恩爱
41、我家的规矩可不少,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虽然规矩多,但条条规矩都很实用。
42、严禁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
43、展未来,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44、上梁不正下梁歪。
45、二、吉鸿昌
4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47、严禁夫人私自做寿。
48、这一代(也就是我)家风不差,但是也称不上很好,老爸有时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妈妈争吵一下,我成绩下降时当然也会被训。哇哇大哭的声音使邻居都找上门来告上一状,还有……总之每周没有吵一次,爸妈心里就不舒服,家规十一条:不许吵架。而咱们家现在就是不管有没有,结果都这样。
49、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50、第一条规矩来源于老爸。老爸学习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孜孜不倦地预习、复习。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不是全校第一就是全校第二,从未降低到全年级第三及以下的记录。因此爷爷奶奶希望他们的子孙都像老爸一样,于是就立下了勤奋好学这一条家规。
51、他一边读,一边讲解,每讲完一段就问她懂了没有。如发现她哪些地方还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讲解,直到她真正弄懂为止。朱敏结婚时,朱德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刚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
52、严禁夫人干预政事,不听枕边风。
53、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54、夫唱妇随: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55、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