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案 > 正文

精选辩证看问题的名言警句【89句】

  • 2024-11-20 13:50
  • 编辑

辩证看问题的名言警句

1、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2、野蛮的征服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3、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4、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6、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白居易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8、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假设社会变化的原动力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认为历史有其客观的支配规律,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

10、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11、事业。——叔本华

12、一个明智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被表面现象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将往哪一方向变化。——叔本华

1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14、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5、“透过表面看本质”的名言有哪些

16、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17、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18、俄罗斯知识分子拒绝与任何形式的权力(教会的、国家的等)合作。他们把对人的爱看得比所谓的社会正义要高。一旦那些所谓的正义违背了爱的原则,那么,无论你多么有道理、多么有意义、多么辩证,他们也会毅然地与之决裂。——张柠

19、本质的特点:规律性,原则性,恒常性,稳定性。

20、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1、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

2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23、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24、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6、《论语》中没有直接提到快与慢的问题,但《子路》篇中记载孔子的一段话,却充分体现了快与慢的辩证关系。

27、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8、“拟演讲”式语言的运用,无论其独白性特征所产生的渲情效应还是其对话性特征所产生的造像效应,还是其间呈现出来的作家创作立场的辩证哲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有效隐藏自身创作立场的前提下表达现实批判。——付艳霞

29、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30、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

辩证看问题的名言警句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32、万物必有盛衰,万物必有弛张。

33、我觉得,你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这就是辩证法。——李金华

34、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35、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37、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8、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39、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出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句话的对象,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处处可见。富有极高的智慧。

40、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马克思

41、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2、在玫瑰花下过夜的,不全是百灵鸟。——维吾尔族俗语

4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4、金银不是天然的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45、反映事物联系的谚语三

4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7、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8、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49、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现象与本质对立。把现象当作是本质的一个环节,从而扬弃现象,才能达到了本质,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和本质两重属性,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现象离不开本质,本质也离不开现象,没有无现象的本质,也没有无本质的现象。

50、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1、现象的特点:花样百出,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不稳定,变幻莫测。

52、现象并不被看作是通向真理的线索,但我们似乎没有任何别的线索。——伊薇·康普顿

53、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54、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55、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6、毛认为,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藏在现象的后面,不会直接呈露给我们看。伟人应用阴阳辩证的思维,把事物都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表面部分,另一个是本质部分。所以要想清楚认识事物的里外,就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人们认识也就顺应分为两个阶段。

57、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58、每一种缺点都多或少地假扮成美德,并都从这种伪装的相似中得到好处。——拉布吕耶尔

5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0、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

辩证看问题的名言警句

61、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62、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63、子夏为苣父宰,向孔子问政。孔子答复“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速则不达”是快与慢辩证关系的最好说明。

64、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65、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季米里亚捷夫

66、反映事物联系的谚语一

67、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68、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

6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70、实际上,关于学术规范的探讨,在文革后的当代思想氛围中,至少就进行过三次。第一次是关于“新三论”的方法论讨论。文学理论界(随后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从自然科学那里寻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来建立理论模型。实际上,在当时的历史情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占据主导统治地位,学术探讨研究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展开研究。——陈晓明

71、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7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3、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灿烂以及它“无与伦比”的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它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视、主张“天人合一”以及极富辩证法的“中庸之道”思想等,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段崇轩

74、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纪德

75、击点上。——恩格斯

76、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

77、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十指伸出有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等。

78、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79、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80、反映事物联系的谚语二

81、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马克思

8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83、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84、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谚语

85、扩展资料

86、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87、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

88、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8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