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是什么 -摘抄29句

  • 2024-11-24 09:21
  • 编辑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是什么

1、不耻下问,意思就是表示不以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或者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而感觉到耻辱。

2、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整句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说的名句。意思是他聪明好学,而且向水平比他低的人请教学习。

5、【原文】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溢为‘文’。”

6、典故来历:孔文子德行不好,但仍然被谥为“文”,子贡不解,问老师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孔子就回答他,尽管他德行不佳,但他很聪明,而且学习很谦虚,这是他的优点。因此谥号“文”

7、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出自于《论语·公冶长》

8、形容就是对待学习孜孜不倦,不以问别人为耻辱。

9、不耻下问,汉语成语,读音为bùchǐxiàwèn,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出自《论语·公冶长》。

10、子贡问孔子:“孔文子凭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孔子说:“他努力勤奋并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凭借这一点称他为文。”

1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出处及原句:《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比喻向下面请教不怕降低身份,谦虚好学,虚心求教。

14、该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15、不耻:不以为是可耻;问:问询,请教。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认为是耻辱。

16、典故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晋·皇甫谧《高士传·挚恂》:“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宗之。”

17、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是: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他努力勤奋并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耻辱。敏:聪明。好:喜好。耻:以...耻辱。

18、[bùchǐxiàwèn]

19、“不耻下问”的上句为“敏而好学”。

20、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但是仍然被谥为“文”,文在谥法中是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21、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现代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

22、下,问题比自已地位低,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

23、不耻下问含义:指不会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当成耻辱,形容谦虚好学

24、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每当学习中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弄明白,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不管对方的地位是高还是低,也不论对方的学问是不是比他渊博,都会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并且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能可贵的地方,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很恰当的。”听了孔子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25、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他聪明好学,而且为人非常谦虚,从不自以为是。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大家都尊称他为孔文子。

26、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耻。

27、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觉得孔圉配不上那么高的评价。有一天,他问老师孔子说:“虽然孔圉的学问才华很出众,但是比他出色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他文公的称号,而不给别人这样的称号呢?”

28、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

29、不耻下问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其基本含义就是遇到不会的问题或者不懂的事情,要认真,虚心的向了解的人请教。而不要害怕,胆怯。我们寻求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对于知识的求知欲,一定要勇于去提出问题。而不是因为胆怯或者怕人瞧不起,而不敢去探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