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完整版优选50句
- 2024-11-27 11:25
成语故事大全完整版
1、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低头还是闷不吱声地吃草。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
2、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3、秦二世二年,赵国被秦国围困在巨鹿城,赵王求救于楚怀王及各诸侯王。次年,楚王派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4、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5、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还嫌七步成章太慢,又要求应声作诗。
6、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7、廉颇成语故事“负荆请罪”。
8、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
9、落井下石的成语故事:
10、《巨鹿之战》成语故事:
11、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2、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13、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漳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
14、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5、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16、【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17、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不仅能作曲还能演奏,而且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18、大军来到巨鹿县南的黄河,派英布和蒲将军率领2万义军度先行渡过黄河,援救巨鹿,两位将军初战告捷。接着,项羽就率领全军度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帐篷,只带几日粮草,以此来表达不胜则死的决心。楚军大受鼓舞,迅速击败章邯保护甬道粮草的部队,切断了王离部队的粮草,包围了王离军队。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敌十,越战越勇。经过多次战斗终于打退了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国将士苏角,秦将涉间因为战争失败,屈辱难当,随即举火自焚死在战场,其他秦军将士死的死,逃的逃,纷纷做鸟兽散,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19、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0、虎头蛇尾成语故事
21、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22、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3、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24、【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25、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
26、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7、就有人劝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
28、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一首十分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弹了一阵,老黄牛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29、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30、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成语故事大全完整版
31、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3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33、唐朝时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为过失而被贬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忧郁不得志而死。文学家韩愈见好友被小人进谗言而替他打抱不平,为他写墓志铭深刻揭露那帮落井下石的人,同时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时指天发誓掏心窝的人。
34、虎头蛇尾,读音hǔtóushéwěi,汉语成语,释义为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做事不始终如一。现在多指做事马虎不认真。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35、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36、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37、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38、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39、汉·班固《西京赋》:“列卒周币;星罗云布。”
40、成语解释
41、楚军个个奋勇善战,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巨鹿的诸侯军营房有十多座,却无一人敢发兵出击。在楚军攻打秦军时,各诸侯军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杀声震天,士气振奋,诸侯军人人惊恐不已。随后见楚军英勇,便也加入战争中。打败了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涉间因不堪受辱举火自焚。其余秦国战士逃的逃,死的死,巨鹿之困得以解除。战后,项羽在营帐召见各位诸侯,诸侯们一个个都吓的跪着进入营帐,不敢抬头,巨鹿之战奠定了项羽之后霸主的地位。
42、公元前208年,赵王歇被秦军将领王离率领20万大军围困在巨鹿(今河北平乡),无奈之下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没有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封项羽为上,率军五万以解巨鹿之困。
43、成语出处
4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公元前20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45、基本释义
46、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应该换个曲调,就换了个流行的小曲儿弹。可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了一首最擅长的曲子。
47、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48、【出处】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49、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50、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成语故事是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