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21句文案】

  • 2024-11-27 22:31
  • 编辑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上一句

1、天下谁人不识君,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2、《别董大二首》唐·高适

3、出自盛唐高适的《别董大》

4、全诗如下:

5、上句:莫愁前路无知己;下句:天下谁人不识君。

6、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7、别董大(其一)

8、两句诗都表达了送别的慷慨祝福,在唐人赠别诗篇中,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送别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与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12、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13、《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15、这是唐朝诗人高适写的送别诗,没有哀婉的气息,却是满满的正能量。

16、“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全诗如下:

17、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

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9、《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20、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1、这首诗作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诗中的董大是董庭兰,因家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唐人亲昵喜欢以排名相称。他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整理编著《大胡笳》,《小胡笳》。而这首诗的背景是天宝六年春,唐朝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只能离开长安。天宝六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写下这首脍炙人口《别董大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