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巳节的诗句138句精选
- 2024-11-28 11:06
关于上巳节的诗句
1、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作品《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出自宋·焦炳炎《游黄山》
3、夹路桃花迷入洞,傍溪鸥鸟忆临沂。
4、城南野寺啼钩,分明唤我踏青游。典教寺(明张弼)
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作品《送沈子归江东》
6、踏青无限好,江头二三月。恨杀浔阳风,吹郎下三峡。石城曲二首其一(明胡应麟)
7、形容街道或者城市繁华热闹的经典诗句
8、《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其中,风,主要描绘了民俗文化
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作品《曲江二首》
10、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作品《春日》
11、“七七”结尾的诗句
1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蝶恋花(宋晏殊)
13、四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14、“七七”开头的诗句
15、似遇道人殷七七,故开佳切日三三。——出自史铸《九日黄》
16、仙客新来殷七七,佳人老出楚香香。——出自元·杨维桢《至正庚子重阳后五日,再饮谢履斋光漾亭,履》
17、桃夭谷风北风君子偕老氓木瓜
18、村环十里即朱陈,时节过从气谊真。
19、比如郑风中的《溱洧》,里面记载的是古人为了繁衍后代而祭祀“高襟”的日子,(高襟就是指女性始祖)有描写士与女,就是小伙儿和姑娘,在溱水和洧水边欢庆游玩。诗中提到他们手中拿着兰,赠送的是芍药。
20、近来髣髴辨西东,七七依前四十八。——出自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21、这二句描写每年二、三月春草初生之时,人们都来此踏青游春,两三日都游兴不减。
22、大街上,整齐的行道树,阶梯旁的花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23、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阮郎归其一(唐冯延巳)
24、五彩缤纷的城市夜啊,是灯光照亮了你,照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一闪一闪,好象是缀满珍珠的彩带。
25、出自宋代周必大《上巳访杨廷秀赏牡丹于御书匾榜之斋其东园仅一亩为术者九名曰三三径意象绝新》
26、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杏花天清明(清孙鼎臣)
27、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欧阳修作品《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28、临沂以北沂水东,行人扬袂尘沙中。
29、宽阔的马路上,样式繁多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
30、如今巷陌踏青时,故人去杳。西河一春索居,况味殊恶,赋此纪怀(元末明初邵亨贞)
关于上巳节的诗句
31、〔试译〕九月筑好打谷场,十月粮食进谷仓。白天割茅草,夜晚搓绳子。急忙盖屋顶,春忙种庄稼。美酒樽杯共品尝,宰杀小羔羊。登上公堂(古代公共场所),举起牛角杯,同声高祝“万寿无疆”!
32、风软湖光远荡磨。春衫初试薄香罗。踏青无计奈君何。浣溪沙试香罗(宋韩)
33、【原文】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被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34、郊行长为簿书迟,胜友壶觞已翠微。
35、《诗经》中《郑风·溱洧》展现了上古时期民间上巳节的情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哥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36、引得车回莫认恩,却成寂寞与谁论。到头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杨更傍门。
3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8、《上巳日同弟观张子开会内弟贝端甫家》
39、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广陵寒食夜(唐李中)
40、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41、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42、新晴草色绿温暾,山(一作岸)雪初消渐出浑。今日踏青归校晚,传声留着望春门。宫词一百首其四十八(唐王建)
43、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作品《好事近梦中作》
44、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作品《玉楼春春景》
45、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作品《绝句二首》
46、松阴坐久还移席,草色春深欲染衣。
4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采桑子》宋代:欧阳修译文: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很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谁家的车马在抢道争先?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色花朵的车子,为了超前,绕从道旁的柳树行中奔驰而过。
48、《诗经·幽风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49、关于七七字的诗词有:
50、有约踏青无好日。明朝况是逢寒食。蝶恋花(清吴藻)
51、酒味同甘山脉水,韭香一洗俗饕尘。
52、[明]张邦奇
53、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宋代: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54、对夭桃无恙。踏青天气丽人多,斗百草、风流荡漾。师师令(清陆求可)
55、醉归更唤殷七七,賸种好花开鹤林。——出自韩元吉《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56、以大圆觉为伽蓝,七七依前四二九。——出自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57、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出自元代:冯子振《鹦鹉曲·夷门怀古》
58、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59、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作品《春怨》
60、诗经中一些诗篇描写了民俗节庆。
关于上巳节的诗句
61、《诗经·周南·汉广》讲述了一个与襄阳穿天节有关的爱情故事: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62、《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总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
63、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作品《菱荇鹅儿水》
64、白话文释义: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皇帝车辇证从大路驶过,闹市的喧哗暂时静息,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
65、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66、《诗经》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文学上,更反映当时民众民俗节庆,社会阶层的重要历史参考文献之一。
67、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作品《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6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作品《春日忆李白》
69、共向花时笑语频,不须七七倩花神。
70、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作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7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出自金朝:元好问《京都元夕》
7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作品《芳心苦杨柳回塘》
73、白话文释义: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们都涌上御街去观赏灯市。从马行街直转至州桥,处处火树银花,耀如白日;更有几处灯楼格外壮观,坐落在那著名的大相国寺。
74、白话文释义:红红的早霞映照西湖,翠绿的山峦云雾缭绕。杭州乃风景秀丽繁华之地。谯楼城门的左右画戟林立,下临辽阔而整饬有序的街市,金黄和碧绿色的楼台一座挨着一座。水边荷叶菱角,汀洲杨柳飘絮,水面上倒映着拱桥的身影,小舟飞快地前行,游人聚集在一片湖光山色里。
75、上巳日周玉岩司寇拉游蒋山枉诗见惠次韵
76、[七月]
77、汽车的喇叭声,满街行人的喧嚣声,使节日的街,变成上下翻滚的一锅粥。
78、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作品《本事诗十首选二》
79、临沂沂水道中尘沙眯目不可行闻东北有温泉即
80、仙客新来殷七七,佳人老出楚香香。
81、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杂曲歌辞其五竹枝(唐刘禹锡)(原上草网llysc.CN)
82、何处深春好,春深豪士家。多沽味浓酒,贵买色深花。已臂鹰随马,连催妓上车。城南踏青处,村落逐原斜。
83、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作品《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84、完整版为: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85、白话文释义: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86、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其二(宋戴复古)
87、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唐刘禹锡)
88、[宋]陆文圭
89、百年三万六千日,今日谁云逢七七。
90、白话文释义: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关于上巳节的诗句
91、出自宋代苏轼《后十余日复至》
92、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出自唐·吕岩《敲爻歌》
93、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出自葛立方《为章道祖颇及葛藤·华藏庵》
94、俄然落七七,落势殊未已。——出自唐·韩愈《落齿》
95、所谓城市,无非就是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马路四通八达,夜晚灯火辉煌。
96、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胡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行迈杂篇六首其二(宋黄庭坚)
9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作品《春思二首其一》
9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作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作品《春雨》
99、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喷泉开始上下摆动,在彩灯的照射下,时而红时而绿,五光十色,十分迷人。
100、大街上人声鼎沸,跟旁人都得吼着说话儿。
101、“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大堤行》。
102、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103、霓虹灯千变万化,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半紫半黄,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04、红日下舂湖水碧,石桥齐踏彩霞归。
105、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出自宋·苏轼《后十余日复至》
106、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宋代:柳永《早梅芳·海霞红》译文:谯楼城门的左右画戟林立,下临辽阔而整饬有序的街市,金黄和碧绿色的楼台一座挨着一座。水边荷叶菱角,汀洲杨柳飘絮,水面上倒映着拱桥的身影,小舟飞快地前行,游人聚集在一片湖光山色里。
107、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作品《游山西村》
108、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优美的古代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09、【原文】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110、因为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那时上巳节就像我们今天的2月14日情人节。到了那天,小伙儿手里拿着玫瑰花,而我们古人是用兰和芍药的。时间是夏历第一个逢巳的日子,就是三月三日,古人会到水边祭祀和祈福。我们在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看到“修禊事也”,这个修禊就是上巳节的祭祀和祈福,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已经发展成为文人雅集的活动,流觞曲水,原来古人也是很浪漫的呢。如果读过诗经的这首溱洧,再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会有不同的认识的。
111、出自元代杨维桢《至正庚子重阳后五日再饮谢履斋光漾亭履》
112、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漫题三首其一(唐司空图)
113、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客中寒食(唐李中)
114、三月风光触处奇,禁宫通夜足娱嬉。踏青斗草皆余事,闲集朋侪静奕棋。宫词其三十二(宋赵佶)
115、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作品《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16、城南踏青处,村落逐原斜。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一十二(唐刘禹锡)
117、〔试译〕七月火星流于西方,萧杀之气来袭,八月遂拿镰刀收割芦苇。蚕月(三月)取来斧头,砍去又高又长枝条。七月杜鹃树上鸣唱,八月纺织麻布忙,弄成又黑又黄色,我的非常鲜艳,为心中公子做衣裳。
118、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宋代:柳永《早梅芳·海霞红》
119、出自元代胡奎《七夕曲》
120、形容街道或者城市繁华热闹的唯美诗句
关于上巳节的诗句
121、每逢四月踏青游,也难怪、啼鹃声絮。鹊桥仙(清吴藻)
12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作品《武陵春春晚》
123、出自宋代释遵式《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124、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词。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唐刘商)
125、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126、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作品《鹊踏枝清明》
12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采桑子》宋代:欧阳修4、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译文:长安的大陆连着岔路,纵横交错,各种车辆川流不息。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译文: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128、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出自葛立方《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129、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青伴,乘暖着轻衣。杂曲歌辞荆州乐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13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作品《回乡偶书二首》
131、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寒节日寄乡友(唐齐己)
132、夜,深了,窗外依然喧嚣,城市从不会因为夜的来临,而褪去浮华,整座城市沐浴在闪烁的霓虹灯下。
13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作品《春行寄兴》
134、关于七七的诗词有:
135、踏青风满白杨枝,云到牙山黯自迟。许殿卿长史其四(明王世贞
136、宝鞍金勒晓苍苍。各为踏青忙。诉衷情踏青(清陆求可)
137、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出自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译文: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138、从有温泉能自洁,雩坛安得可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