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100句文案摘抄】
- 2024-11-30 04:35
1、“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天门,即天门山。
2、学生边默读,边做批注。
3、1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清.施闰章《钱塘观潮》
4、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5、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6、“天堑茫茫边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
7、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8、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赠人玫瑰手染余香
9、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
10、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11、十一长假,带娃去远方,别忘了与诗词相伴。
12、首先,带上一颗喜悦的心观察眼前的景
13、文/央视新闻综合图/网络、视觉中国
14、译文:忽然间天地昏暗,呈现出了奇异的颜色,波涛万里涌来,清澈如同琉璃宝石。
1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6、连天的怒潮最终也力倦难治,缓缓东归。常言道,伍子胥用属镂自刎化为潮神遗恨千古自是因为功名误了千古英雄。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与西施漫游五湖,一叶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赏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17、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18、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19、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
20、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
21、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22、【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赵鼎《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
23、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清.施闰章《钱塘观潮》
24、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25、是英雄末死报仇心,秋时节。
26、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27、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8、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
29、钱塘江,又称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30、作者创作这首诗给人一种不事雕琢,紧凑洗练,一气呵成之感。朗声读出来,更可以感受到大起大落的气势,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
31、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
32、家乡的潮,是如此的灵性
33、这首诗名为写景,实为写心,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江北上的惆怅与焦虑。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雄伟壮阔,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34、【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35、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36、李白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是《横江词其四》,原文如下: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天门,即天门山。“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八月”一词很令人费解,诗写的是江东,写到浙江去的原因,实际上不过是用浙江潮来说明横江浪涛之大。农历八月是浙江潮最为壮观的时候,那凶险的程度非比寻
37、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38、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39、易错字指导:“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40、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41、钱塘江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42、能形成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AB
43、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因常有鹳雀栖息在上而得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44、它睡在月亮下,千千万万细密的绒毛清晰可见;它卧在秋风里,就好像是谁搓成的一团雪球。它是不是也会做梦呢?梦见自己的魂魄升入了天上那轮千古不易的璀璨银盘,在琼楼玉宇间自在遨游。原来月宫也会降下调皮的露水,叫灵芝湿个透;原来月宫的桂树也有沁人的寒香,却是别样的冷清寂寞。小白兔呀,要是你碰到了嫦娥,还请帮我托个话,就问那长生不老之药,能不能分我一粒?
45、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
46、催试官考较戏作宋·苏轼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屋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47、颈联,将状写潮涌之声势与吟咏弄潮儿的弄潮之气魄结合起来。写弄潮儿,却不明言,而以“轻舟”借代。驾驭“轻舟”的正是勇敢矫健的弄潮儿,故写“轻舟”,也即写弄潮儿。不写斯人,而斯人自见,这是其精妙之处。江潮汹涌澎湃,“绝岸愁倾覆”,可“轻舟”偏要投身急流之中,“故溯洄”。这里,诗人未具体描写弄潮之场面,而以“愁”与“故”相对照,突出了钱塘江潮惊涛拍岸的气势,更衬托出了弄潮儿迎潮而上、不畏艰险的气魄,可谓这两句诗的又一妙处。
48、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49、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杨蟠《钱塘江上》
50、温柔、绚烂的江南之美。
51、被人们称为“诗豪”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想看一看钱塘江大潮。八月的一天,他来到了钱塘江边,亲身体验了大潮的恢宏气势,感觉非常震撼,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小诗。
52、全册精选课件(每课有多个PPT可供选择)
53、郑板桥的这首《观潮行》想象丰富,意境开阔,语言豪壮有力,将钱塘潮写得波澜壮阔,气势雄伟。开篇“银龙翻江截江入,万水争飞一江急”,为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万水争流、翻江倒海的宏大场面。后面六句以夸张的笔法渲染潮水的声音、颜色和速度。
54、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55、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
56、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57、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58、生活辛苦,不如跳舞……广场舞的世界你真的懂吗?
59、生:当然得成为奇观,因为潮过后,还是漫天涓滴、封号狼吼,还是很壮观。扮演导游,拓展延伸教师: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略钱江潮的“天下奇观”,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组织语言的方法。组长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学生。小结: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60、一直以来,观钱塘江而有所感的诗人词人不在少数。古代作家里也有不少写观潮的散文的人,就比如咱们的课本里就有一篇《观潮》,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涌来的时候的观潮盛况。
61、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62、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63、潮汐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的自转和太阳、月亮引力的影响,引力越大,潮汐就会越大。所以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引力增大,潮汐也就会增大。而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候的引潮力影响达到巅峰,这天的潮汐也就是最大的。
64、4: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唐.徐凝《观浙江涛》
65、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66、其中还有一首也是必背之列:
6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68、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历来描写吟咏钱江潮的诗词有很多,佳句不少,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便是其中的一篇,描述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景。
69、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70、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71、本平台资源完全免费。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坚决反对想蒙混过关者,请务必按要求操作,待我们人工审核后,会获得资源。
72、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73、潮头涌上宽阔的平沙,如同一道白虹飞奔而来。这飞溅的浪花,是不是天上瑶台的神仙不小心打翻了玉杯,将那甘甜的仙酒泼向了人间?
74、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平视,谁能测始终。
75、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76、《忆钱塘江》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77、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观潮》宋代:陈师道
78、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方行《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79、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影青山行。
80、自古江山夸壮丽,至今父老说英雄。
81、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82、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83、观潮要选择安全区域和地段,注意警示标志,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要越过防护栏到河滩、丁字坝等上面去游玩、纳凉,更不要在江中游泳、洗澡。
84、云驱蛟蜃雷霆斗,水澈鲲鹏渤澥空。
85、生:农历八月十八是观察的日子。
86、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87、没有一颗喜悦而深情的心,怎么会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
88、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89、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而这篇《走月亮》怎么读都像是一首诗。我讲诗的时候通常都是以一个大问题贯穿课堂:“从语言描绘的情境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90、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
91、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92、(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方行
9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
94、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95、美景丨“秋花”(牵牛、木槿、菊花等)
96、译文:中秋月色,有如浩浩江水,一泻千里;半夜潮声,仿佛十万军马,奔腾前进。
97、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98、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99、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100、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