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案 > 正文

屈原列传常考重点句子默写-集合155句

  • 2024-12-08 01:59
  • 编辑

1、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2、这一句常被用于描述人生和自然界的变迁,也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怀有的追求美好和不放弃努力的情感。

3、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4、“屈原以仁义之道,感化百姓。”(《屈原列传》)

5、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继承)

6、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7、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8、如有离违,宜别之动词,背离。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10、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动词,停留。

1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

12、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动词,保存,遗存。

13、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14、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15、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

16、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17、指通豫南副词,一直,直接。

18、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19、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20、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2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2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2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4、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

25、论积贮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shù。

26、蝉:蝉蜕于浊秽(象蝉蜕壳那样)

27、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28、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29、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30、本末倒置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31、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

32、四、难句翻译

33、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4、博闻强志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

35、绌通黜内通纳从通纵质通贽反通返

36、指如削葱根名词,手指。

37、三、形容词做名词

38、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39、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40、聊斋志异动词,记述。

4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42、吾属今为之虏也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43、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44、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45、反通返离通罹见通现指通旨濯通浊

46、今义:颠来倒去

47、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4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邪正之曲,举足轻重,泾渭分明,不为利诱,不受威胁,以去就而明耦。

49、新沐者必弹冠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50、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

51、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5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名词,(叔)父,父辈人。

5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5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屈原列传高考常考名句。

55、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56、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57、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

58、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指向。

59、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

60、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名词,通“甫”,音fǔ,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

61、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6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63、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64、是《离骚》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认为人生如初见,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变化,因此会有秋风悲画扇的感觉。

65、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66、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出。

67、邪曲:邪曲之害公也(邪恶的小人)

68、约从离衡动词,离散,分离。

69、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70、重点句子如下:

7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72、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词,类,这些人。

73、楚诚能绝(于)齐。

74、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

75、、判断句

76、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77、句式归纳如下:

78、此不知人之祸也。

7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80、“屈原既贤,怀王任之以政。”(《屈原列传》)

81、今义:色彩

82、二、动词做名词

83、一、通假字

84、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象虎狼那样)

85、、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8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87、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88、这些句子中,定语(对屈原的描述)都出现在名词后面,修饰着名词,形成定语后置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能够使句子更加凝练、流畅。

89、明: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90、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

91、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

92、“屈原为政,明察贪污之事。”(《屈原列传》)

93、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动词。

94、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9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96、五、名词做动词

97、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98、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名词,弓弹、炮弹、的总称。

99、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100、译:(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已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101、此不知人之祸也。(判断句)

10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03、二、古今异义的词

104、谗:因谗之曰(讲坏话)

105、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106、状语后置句

107、宾语前置句

108、多情自古伤离别动词,分离,离别。

109、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110、一、形容词做动词

111、渔父见而问之曰名词,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112、译: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

11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114、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115、被通披 常通长泥通涅志通记

116、三、句式归纳

117、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shù。

118、吴、蜀成梯峡之势以入楚,其势锐甚,一、二小国,不及中国之什一。而楚日以削,故此举先王之所爱而为邻邦忧也。

119、译: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120、今义:无理狡辩

12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12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属于。

123、先生可留意矣动词,留心,关心。

124、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

125、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26、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

127、十三经注疏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shù。

128、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

129、译:(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很精通,对外交辞令非常熟悉。

130、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迁都。

131、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32、这句话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事物的无常变化,是屈原列传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

13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4、“楚怀王闻之,乃以屈原为左徒。”(《屈原列传》)

13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3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7、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zhǔ,连接。

138、四、名词做状语

13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40、“屈原言辞激烈,被人误解。”(《屈原列传》)

141、“离骚”者,犹离忧也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14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

143、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4、楚诚能绝(于)齐。(省略句)

145、项脊轩志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146、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动词,听说。

147、方正: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直的人)

148、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取的意见)

149、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流放。

150、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151、屈原列传中的定语后置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52、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153、、2,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3、秦虎狼之国

154、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155、。4、此不知人之祸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